“工资涨得像眉毛一样慢,物价涨得像头发一样快”——去年以来,眼看着物价高涨,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但近日,国际劳工组织(ILO)公布的一份分析了115个国家的工资数据、涵盖了全球94%的劳动者的工资报告显示:中国的工资平均水平连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扣除通胀因素后实际平均工资增速为13.1%,2008年为11.7%,2009年为12.8%(见1月11日《国际先驱导报》)。工资无疑“跑赢”了物价。
在全球工资水平因危机或停滞不前,或不进反退的时刻,而中国劳动者工资增幅却“一枝独秀”,似乎是“风景这边独好”。对这样的统计结果,许多人提出质疑。“今年我们降薪20%,现在的工资连平均工资水平都达不到。身边的朋友也总是抱怨工资低。”,“不知道这么高的工资涨幅是怎么统计的?”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谈起工资,不少人一肚子怨气。改革开放至今,物价翻了几番,但大家工资涨了多少?广东企业在国际上竞争,仅仅靠赚加工费,是不可能让大家的工资涨起来的。“一部苹果手机设计制造过程中,我们的企业赚的是最少那部分,大头被人家拿走了。”曾少强建言广东企业:如果从创意、设计到研发,都在广东完成,企业赚的钱自然就多,工人的工资也就可以随着上涨,这样来对抗高物价非常有效。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工资问题总是感同身受。如今,生活特别宽裕的毕竟是少数,大家有空坐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工资,往往是最先从工资说起,不管中间涉及的话题多么丰富,最后总是落在工资上。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荷包里的钱比以前多了,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GDP在增长,经济在发展,社会在繁荣,可不少人的生活负担反而在增加。也许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收入问题,但收入问题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对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收入问题集中表现在工资上。不少主流经济学家计算了从1978年以来“全国工资总额”与GDP的比例,得出的结果就是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实在太低。1980年最高,为17.1%,1998年最低,仅有11.7%。近些年来,始终在12%处徘徊。
2010年经历一轮“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粮高宗”、“苹什么”后,“物价高”无疑将会是本届广东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20日广东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当天这个话题已经引起代表委员热议。广东省政协委员陈纲军表示,不能只让油价飞、菜价飞,也要“让工资飞”。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人民生活是否幸福,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工资分配状况是否公平。我国目前工资结构出现了几个令人不安的特点:一是工资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增幅;二是工资大幅度向垄断企业职工倾斜,“平均工资增长”掩盖了绝大多数人相对收入止步不前的事实。很多地方最低工资和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幅度,远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幅度。如何快速、稳健的发展的同时,又保证公平,让人们体会到幸福感一直在增加,这或许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不妨学习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做法。
俄罗斯在叶利钦时代经济受到重创,然而,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
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
另一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要调整一次“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由于“贫困线”的标准特别高,俄罗斯财政支出的最大一块,就用在医疗、教育、补贴、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上。以莫斯科市2007年预算儿童补贴项目为例,全市今年财政预算,用于有子女家庭社会支持款项总额360亿卢布 (108亿人民币),生育二胎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所获一次性补助金额将增加4倍,从2000至1万卢布不等;每个儿童的月津贴数额将增加1至1.5倍;多子女家庭的年度校服补贴从1000卢布增至5000卢布;因在家照顾3岁以下残障儿童而不能外出工作的父母将获得每月4500卢布(1300人民帀);抚养三岁以下儿童的大学生家庭每月的食品补贴将增加两倍,从550卢布增至1650卢布;为预防社会孤儿出现及发展家庭教育方式,发放给监护人用于抚养被监护人的资金数额将从4500卢布提高到6000卢布。可以这样说,今日的俄罗斯,“贫穷”是相对的,从绝对意义上,已经没有穷人了。
民选的官员,拼命讨好选民,除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之外,俄罗斯制定的补贴,救济项目,共有几百项之多。这样情势下,在经济恢复了的俄罗斯,想当穷人,都不容易了。俄罗斯财政部宣布,根据俄罗斯2007~2009年三年预算计划,未来三年间,实际工资还将提高50%。俄罗斯宏观经济分析和短期预测中心《俄罗斯经济长期趋势》报告预测,2012年前俄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赶上韩国、西班牙、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水平,2020年前,人均GDP可达29400 美元。普京在接受德国ARD电视台和《南德日报》的采访时曾表示:“我们将尽力做到遵循现代文明世界原则和民主原则,保障我国公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目前,俄罗斯有四千个电视台,四万多份报纸和杂志,其中半数以上与外国媒体合办。俄罗斯在探索一种适当的体制,既能保证公民享有自由,又能保障他们享有管理国家及解决各种问题的权利,同时还能使国家成为造福人民的工具。
我国企业长期靠低工资,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靠低价出口进行低附加值的竞争,这样的时代已经逐步过去了。一个社会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普通工薪阶层在翘首期盼涨工资,抱怨工资上涨速度永远赶不上物价的同时,也会抨击社会上涌现出的一些不合理的高工资、高收入现象。事实上,在短短的20多来年里,我们的收入差距就已经拉大到了严重的地步。能不能调整好收入分配政策,已经成为破解社会困局的关键。
全国两会就要开了,希望把“涨工资”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干部考核目标,如果各地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都能把“涨工资”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那该多好啊!请不要让普通工薪阶层的期盼再落空了。
给民众以尊严,没有什么比“涨工资”更给力了
comment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