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动摇了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


                 调控动摇了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

                          文/马跃成       

     2010年09月19日新华社评论指出,调控关键期决策态度应更鲜明。评论引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关于房地产调控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的观点,表达出高层对中国地产支柱产业地位的新认识。
     文章指出,近年来一些城市房价一路飞涨,不仅使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难以实现,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投机现象,房屋越来越偏离其居住的本质属性,成为少数人谋取暴利的重要工具。
     要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社会目标,必须对房地产市场的非正常现象进行校正,使房屋向其本质属性回归,使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真正利国利民。
     这说明,中国政府已经改变了房地产经济支柱的地位,回归到保障民生的基本属性上来了,这点太重要了,是革命性的变化。
     中央政府不遗余力地打击楼市投机行为,其实也是在打击楼市投资,不把投资当成房地产的发展方向,就是放弃了房地产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
     新华社认为,通过重点打击投机行为,挤压房地产领域投资的获利空间,将房价调整到合理水平,使更多群众能够分享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蛋糕。
     其实,这么多年来,由于强化房地产的投资行为,房地产的发展其实受到很大的压抑,一是由于房价飞涨,极大地抑制了人们的购房行为,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由于承受不了高房价,不得不望房兴叹。另一方开发商由于能够从房价飞涨中获得更大利益,因此也是捂盘惜售,同时囤地赚的钱比开发建房多得多,容易的多,也造成了一些开发商囤积几十年土地储备的情况。
     大量的黑灯房、大片的荒草地,严重国家资源,损害人民群中的根本利益,对经济发展也没有任何好处。
恢复住房的民生本性,会把更多的老百姓纳入住房需求范围,反而能偶刺激住房产业更大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整个经济增速不仅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和效益还会得到提高。
     过于强调房地产调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也是一些人抵抗调控的最直接的理由。而过分夸大房地产对经济的作用,其实也是一场骗局。去年有关部门的调查就显示,与房价飞涨的情况相比,楼市吸纳了太多的救市资金,然而却没有对恢复经济产生多大作用,甚至当年的房地产投资都没有增加多少,大量资金被用来储备土地了。
     放弃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我本人也已经呼吁了多年,希望这次中央政府能坚持到底,不要再受任何其他利益集团方面的影响,坚持住房的民生本性,这也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也是维稳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关博文:

              驳统计局姚景源的房地产支柱地位说  2010.1.19 

               (2008-07-24 19:38:52)、

                (2008-09-02 14:40:11)   

                 支柱产业地位在支撑房价邪涨(2006-11-03 16: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