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关注:史上最折腾假期 其实本周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比如美国国会听证人民币汇率操纵的事宜,利率与通货膨胀的问题。等等。但对我们小老百姓来说,中秋国庆的放假可能是最为关切的问题。 今天是星期日,按照常理是应该放假的,但是,今天却要上班班。不仅今天要上班,下周周末的两天也都不能休息。日子整个就过乱套了。难怪老百姓把今年中秋国庆的放假称为“史上最折腾假期”。 对于充满百姓非议的“史上最折腾假期”,作为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振振有词地搪塞:“中秋、国庆假期安排是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决策的结果。有关部门决策时既要维护公民享受法定节假日的合法权利,也要考虑劳逸适度,避免由于调休不当,导致连续工作日过长,引发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等问题。”尽管发改委强力为自己制定的糟糕的放假方案百般辩解,却忘记了:随意改变正常的周末休息制度,才是最可能引发安全生产的问题。其实,别说生产安全了,就连我的手机定好的工作日的morning call 今天也没有叫响,害得我上班迟到。 胡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不折腾。但是我们的发改委的官员们,却非要瞎折腾。既然知道“由于调休不当,导致连续工作日过长,引发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等问题。”,那就别非把中秋节和国庆节往一起凑了,搞出个25-30号连上6天班的“调休”方案。对于已经习惯了5天工作日的我们,连续工作6天是否也属于“连续工作日过长”? 既然不能把中秋和国庆连在一起放个大假,那也没有必要给中秋节搞成个小三。中秋节离国庆大假只有一周的时间,你把中秋节搞成小三有多大意义?即使考虑到旅游的问题,谁会舍大求小,中秋节出去耍,国庆节在家待着? 所以事情原本是很简单,只要中秋节那天(22号)放一天假,其他时间该干嘛干嘛。22号是周三,上两天班,休息一天,再上两天班,过个周末,这一周不是挺惬意的吗?有什么必要瞎折腾呢? 现在有个很时髦的词叫“维稳”,就是要维护稳定。这个稳定不仅仅是要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也要让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稳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好好过,非要让老百姓们周末上班,工作日在家“猫着”,真不知发改委的官员们是如何“考虑多种因素,慎重决策的。” 依我的分析,“史上最折腾假期”的出笼,不过是发改委官员们机械思维作祟的结果。自从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成为法定假期、五一节改成一天假期后,发改委就已经认定,无论如何要把这几个假期统统变成“小三”,所以,不是把周末向前靠,就是向后靠。不料今年中秋节是在周三,向前向后都靠不着,所以只好“我靠”了。而且他们认定连续工作6天不属于“调休不当”,而连续工作7天就是“连续工作日过长”,而“引发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等问题”。于是,“史上最折腾假期”就这样出笼了。 当然,发改委的政策并不是“最高指示”,所以,听不听也是事在人为的事情。比如,证监会下属的各个证券和期货的交易所,就根本不尿它这一壶。任你发改委怎么折腾都无所谓,你说放假,我们就放假,但交易所的周末肯定是不开市的。真羡慕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职工,凭空被发改委多折腾出来四天的假期。 我靠,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