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郎眼》深度解读神仙经济


   《财经郎眼》深度解读神仙经济(作者:冯波)

           刚看过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晚上11点多),本期评论的是李一现象。我对主持人的深度视角有期待,果然未失望。

     一开始,节目对李一的介绍就单刀直入点了要害的事实元素:媒体和大众经历了一个从造神到毁神的过程,而且速度极其快。

     接着,郎显平和王牧笛又提到了神仙经济的话题。李一与张务本不同,张抓的是普通民众,李则对当官的和富人下手。郎说李很有经济头脑。神仙经济的成功机制中,媒体的造势是重要的推波助澜因素。湖南卫视和凤凰卫视都难辞其咎。在谈到此处的时候,郎、王有了分歧。牧笛说若李得势的时候想上《财经郎眼》,估计他也难以推辞。但郎说他不会和这种神仙谈。二人共同讨论了公众为什么相信传媒。民众一般认为,媒体的发布应该是权威发布,更何况,李一又有那么多正式的头衔(道教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协委员等等)呢?

     再接下来,最深度的追问出来了:神仙经济为什么有市场?郎的解释颇值得深思:因为中国的民众被排斥在政治、公共事务决策、法律等权利诉求之外,他们只能关心子女的教育和健康。牧笛此时恰当地跟进一个词:疏离。民众疏离于体制外,他们只能关心直接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很少的问题。即使这些问题,他们也没有可信的外在力量。比如,学校不可信,医生不可信。失去公信力的公共资源使得民众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是神仙经济产生的土壤。在当下中国,没有谁不是活着艰难的。李一的“理论”给了处于精神困境中的王菲、马云们以慰藉,帮助他们收拾好心情和精神,重新投入到生存斗争中。牧笛用非常深邃的话诠释着这个意思,哲学功底凸现,换个人绝对不会说得这么“玄学”。

    看似不经意的漫谈,其中透着智慧、深度,这在媒体中,特别是在电视媒体中是非常难得的。

     本次的嘉宾可不咋的。郎、王对谈过程中,那个女的根本插不上什么话。我只记得在一个地方她回答了一句话。好象是不知是哪位问了她一句:你有压力的时候怎么办。她答:打高尔夫球。郎立刻接道:我可打不起高尔夫球。看来,那个“花瓶”的目的就是来佐证富人是空虚的,所以李一们可以乘虚而入。一个李一倒下了,还会有其他人变换手法赚这些富人的钱。比较起来,昨天《财经郎眼》请的闫肖锋就厉害多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