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山东“第一智库”


  山东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是基于何种背景?研究院成立后的目标和职能又是什么?

   面对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挑战,山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支撑和技术转化,而且需要政策谋划和智力支持。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时,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咨询和可行性分析。基于山东大学目前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和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服务能力,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山东大学适时组建了山东发展研究院。

  研究院的目标,是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服务,使其成为有思想性的智库。

   研究院的职能,则是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的提出、制定和实施提供研究支持;为山东各级党政部门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和参考;为山东有关行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决策和管理服务;同时致力于培养适应和服务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在7月20日山东发展研究院的揭牌仪式上,省长姜大明期望研究院要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试验田”和“融合剂”,该如何理解姜大明省长的这三点希望?

      “思想库”,是研究院应该有一批具有高水平学术素养、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人员,由他们在客观、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为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思想和智力支持,成为决策部门可以倚重的参谋机构。

      对于“试验田”,姜省长希望研究院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点”,我认为就是一方面使学校的科研成果在研究院这个平台上,得到孵化和应用;另一方面,决策部门一些重大课题的试点和探讨,可以在研究院得到评估和论证。

      “融合剂”,指的就是研究院应当成为知识、思想与政府决策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将智库对未来山东发展的研判和前瞻,上达决策部门。

   在目前经济发展、社会利益分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决策者需要的是立足本地的、中立客观的思想和观点,从这一点上看,山东各级决策层对智力支持的需求不是没有,而是智库的有效供给太少。

   山东发展研究院的定位是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国际视野。在资金来源上,研究院是由山东大学和山东省政府提供必需的运转资金;在人员组成上,由研究院面向海内外自主选择,可以说研究院是结合了体制内外的各种资源和优势,顺应山东各级决策部门以及企业的智力需求,为他们提供独立、中肯的决策帮助。

    外界所说的“第一智库”,并不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眼球效应。在理事会成员的邀请上,是非常慎重的,主要考虑的是今后开展工作的需要。

  从理事会成员的组成上可以看到,像原山东省省长韩寓群、省长助理陈光,都是很有思想水平又敢为天下先的实干家;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费云良,直接关联着山东今后发展的焦点区域;青岛市市长夏耕,代表的是山东最开放、最具有国际化特点的青岛地区;而全国人大常委、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是农业政策和农民问题方面的权威;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则体现了学院派的理论元素;而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唐双宁,是杰出企业家的代表。这些人的加入,无疑会对研究院今后的发展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研究院的具体工作,并不是由这些人具体来做的,山东发展研究院实行的是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将决定研究院的发展战略和方向等重大问题,提出今后需要关注的课题,对研究工作进行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指导。

      同时,理事会成员也将利用自身的学术、地域以及资源优势,为研究工作提供信息获取、数据采集或者上传下达的具体帮助。

      没有客观独立性,研究院就没有存在价值。智库的核心在于人,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会涵盖哪些方面的专家学者?什么条件的专家学者才有资格入围研究院?智库的工作开展,依靠的是有水平,有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人员,我们会以开放的视野、根据工作的不同需要,面向海内外选择相关专业的人员。研究院的选人标准是,能干事、想干事,有社会责任感。欢迎有名有实、有实无名的,不要有名无实的。我们希望研究院能组成一支由少而精的专职研究员以及一大批灵活机动的兼职研究员组成的高水平队伍。建设性是一种态度和价值取向,客观独立性是研究工作的原则。强调建设性,是指不能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要避免不负责任的发表观点;强调客观独立性是为了保证建设性研究的科学可靠性。倡导独立性不是要与决策层唱反调。如果研究工作没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发展研究院其实就没有存在价值。作为理论家,尤其是经济学家,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时,尽管可以自由阐述理论观点,但是,当你的身份转变为智库的研究人员时,必须要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既不能被某些群体的利益左右,迎合某些人的利益,也不能被自己或民众的感情所左右,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哗众取宠。一定要高度理性而慎重。这种理性和慎重是建立在客观独立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只要是对山东经济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研究院都会关注。黄三角、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些重大的区域发展就不用说了,其他例如山东发展海洋经济中,如何发挥港口优势,整合现有港口资源;山东如何聚集高素质人才的问题等,都是我们正在进行或者即将开展的研究工作。

      研究院今后的工作,既要关注眼前或短期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更要研究山东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也是研究院与省委省府政策研究部门工作重点的区别之一。也就是说,研究工作要把即时性与前瞻性结合起来。

      当然,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有很多问题,我们只能量力而行,只要选择做的工作,就一定尽力做好、做实。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务实性”

     

     山东发展研究院的目标,是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服务、使其成为有思想性的智库。

     研究院的选人标准是,能干事、想干事,有社会责任感。欢迎有名有实、有实无名的,不要有名无实的。

     当你的身份转变为智库的研究人员时,必须要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既不能被某些群体的利益左右,迎合某些人的利益,也不能被自己或民众的感情所左右,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哗众取宠。

     研究院今后的工作,既要关注眼前或短期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更要研究山东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