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路,直通梦想(1)我们为何而工作


敬告:本文为惠永生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名字!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我今天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有一条路,直通梦想》。主要内容是,讨论工作与梦想的关系。
 
工作,我们每个人这一辈子中的必经之路,并且是我们一生中的最大的一件事。
但大家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要从事某一项工作?
工作对我们这一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们的梦想在哪里?
我们要选择哪一条路,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不想把这个交流沟通称为演讲。我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探讨对梦想与工作的看法,观点也许很普通,或者与大家所想的也不一致。但是,请大家相信,我的导向是,让我们从工作中得到幸福和成就,从而实现人生的梦想。
因为,我们每一天的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都在工作,如果我们不能从工作中得到一些成绩和快乐,那我们的一生是不是过得太亏了?
 
我们将会在下面讨论如下内容:
1.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
2.如何走出工作的迷茫
3.如何在工作中实现梦想
4.梦想安全法则
 
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
 
提起这个问题,大家想到的第一个答案也许就是那两个字,在这我就不提了。
可是,大家再向深层次的想一下,除此之外你工作还为了什么……
 (暂停,广而告之:听说风铃草精品鞋这段时间在淘宝上挺火的,有空可以去逛逛!)
 
在这里,有一本书,不知大家看过没,书名是《自动自发》。这本书值得大家仔细的阅读,他可能会帮你充分实现你的个人价值。
书中有这么段话:
“我们的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
 
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刚刚开始工作,无非就是为了生计。这是可以理解的想法。
我们这里也有一部分刚刚入职的同事。我想把《自动自发》中的一段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当走出校园时,总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他们在工资上喜欢相互攀比,似乎工资成了他们衡量一切的标准。
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曾经在校园中编织的美丽梦想也逐渐破灭。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对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其实,让我来看,这种想法没错的。因为人毕竟要生存,而且现在都市生活灯红酒绿,谁不想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所以,让我来说,这种想法很现实,谁都会这样想。
 
不过,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迷茫了——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会问自己: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每天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吗?
那你为什么不努力去工作,你的梦想呢?你回答:梦想被现实搞砸了,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于是,你开始自责,开始频繁地更换工作。你开始感觉到人生很无聊,个人价值的无法实现,梦想更是空中楼阁。
 
对于这个思想,我把它定义为“唯工资论”。这种思想危害还是比较大的,容易造成身心的病态。也就是说,心灵会长期受这种思想的折磨,容易造成精神系统的紊乱和个人价值观的扭曲。
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早跳出 “唯工资论”的个人发展瓶颈,越能够早点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且保持工作时身心的快乐。
所以,当提出“我为什么而工作”的问题时,就说明,我们的人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摆正个人的发展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
 
一个人如果只为薪水而工作,没有更高远的目标,并不是一种好的人生选择,受害最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长期以薪水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也就是说,他走向社会之后,精神境界还没有提升到相应的高度。
 
也许上面这段话令你很扫兴,但这里有一个会令你兴奋的分析: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即使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话,就会发现金钱只不过你付出之后,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
有人曾调查过许多事业成功的人士,他们在没有优厚的金钱回报下,是否还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绝对是!我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 (暂停,广而告之:听说“风铃草精品鞋”这段时间在淘宝上挺火的,喜欢网购的朋友搜一下看看!)
想要攀上成功之阶,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酬劳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当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金钱就会尾随而至。你也将成为人们竞相聘请的对象,并且获得更丰厚的酬劳。
 
所以说,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工作过分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德国人的工作精神我们大概都有所耳闻,这里有个小故事:
 
如果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
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耸肩就很绅士地离去了,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美国人则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电话,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
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遗失第二次。
惟独德国人与众不同,会立即在遗失地点的100平方米之内,画上坐标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镜去寻找。
 
故事可能有点夸张,但他说明了德国人严谨的工作精神。工作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方式,更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体现。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切,也就不再在黑夜中迷茫,
说到底,我们为了什么而工作?为了梦想,为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为了更精彩的人生而工作。

(暂停,广而告之:听说“风铃草精品鞋”这段时间在淘宝上挺火的,喜欢网购的朋友搜一下看看!)

下面还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了缩短篇幅,减轻大家的阅读负担,下一章介绍成功的“一万个小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