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房地产死于盲目的预期


 

无论是从经济学理论还是企业管理的角度,预期效率和效果都是客观实际的,这一点不单是房地产行业存在,在其它行业也是普遍的,不过有所不同的是凡成熟的行业在商业运行模式中,预期都是可控的,也就是说可以有较高的预期,但是前提必须是:一旦不能预期了,起码也要保持最初的基准线水平,否则就属于生死一搏的经营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房地产企业一直都存于生死一搏的模式中,所以,死亡的阴影始终徘徊在其左右。

 

从产业角度讲:房地产是一个年轻的行业,所以,无论是企业经营模式还是管理水平,都是相对偏低和薄弱的,这一点也是房地产企业和管理者一直否认的;再有就是:由于这个行业的利润点相对较高,再加上一贯的政策扶持与惠顾,在不知不觉中就“利令智昏”了,所以导致价格上的一路轻骑兵遥遥领先,在基础保证上虚无缥缈,一旦前锋受挫,势必导致全军覆没的局面。

 

自新政以来短短的几十天时间令房企管理者一片木然,可见局面之被动,回天之无术,管理之空洞的程度了。其实,新政并非是与房地产过不去,恰好相反,是在帮助房地产恢复理性,校正了房地产产品居住的基本属性。这一点绝对是企业管理应该提前意识到的,如果总是把炒房的投资的,甚至是投机的视为自己忠实客户,就不能不说是脑子出毛病了,这也就是目前相当一部分房企需要退出的足够理由了。

 

从机械动力学配重的原理讲:速度与稳定的配重是相悖的,所以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必须保证稳定这一前提,失去稳定一切皆有可能化为乌有。因此,速度与稳定结构的配重点是关键,而房地产恰好就失误在发展和预期这个配重点上面了,致使前倾的预期一旦破灭,企业根本就没有回旋和补救余地了。

 

面对即将死掉的一批房企并非是在幸灾乐祸,而是实实在在的惋惜,即便房地产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毕竟份额不小,即便不是所有人都参与房地产的买卖房屋,或者炒房、投资和投机,毕竟需求还是人人必须的,所以,没有人希望房地产破灭,但是希望不懂经营管理的企业退场,这的确是真格的,因为房地产行业需要净化了,否则就是再发展那也是畸形的,畸形的企业,畸形的产品,畸形的价格,除非畸形的买家才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