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自为动


 

 

在保健养生中,要注意使本身的机体保持正常的运转,要为所当为,还要适当地为所怕为。平时自己的个人卫生劳作,家庭卫生劳作,家庭饮食劳作,一定的体育锻炼,这些劳作都属于当为的范畴,投身这些劳作,实际上就能发挥很好的养生健体的作用。有些人觉得参加这些劳作太苦,不甘为之,实际上这样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当为而不为,身体的正常运转受到了抑制,生理机能不能获得有效的施展,同时还会使机体受到伤害。在自己的生活中,干一些为所怕为,对于个体的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和养生的作用,自然这需要适度,但是又不要因为追求适度,而拒绝为所怕为。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寻找一些自己目前怕为之活动,投身进去,把怕为变为敢为,把怕为转变为乐为。

当为和怕为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内涵,对于平时运转较差的人来说,要做一顿饭就是他怕为之事,要把一间房间的地板打蜡就属他怕为之事,有些上班族,要他们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就是他们怕为之事。充分认识当为,按照个体自身的条件,列出自己的当为;充分认识怕为,按照自己的条件,列出自己的怕为。属于列入当为之事,立刻投身进去;属于列入怕为之事,应该善自分析解剖,去怕为趋,在渐进中趋附。

人是一种动物,动物就是要动的;人不是一种植物,植物是种在那里,就一直在那里,不会自动挪窝的。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就会明确动的积极意义,就会认识不动的消极意义。既然明确了要动,那就把该怎样动提到了议事日程。当为的动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怕为的动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但是动是这些动的本质,是这些动的共性。

     动之前往往对于人们会有一种静的惯性,发挥着拖后腿的作用,这种惯性起源于头脑,特别是将启动的人会被这种静的惯性拖住双脚和双手,动不起来,仍旧静止在原状态。对于明确了动的意义的人,决定了要动了,就不要再多想,说动就动,这是克服静的惯性的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说,动就得大刀阔斧,动就应该雷厉风行。一旦克服了静的惯性,动起来了,动就会正常运转。一旦动起来了,又应该注意渐趋,不要猛猛地过速地运转,否则动将不能持久,动就不能正常运转。

将自己选择的动维持在微力持恒操持的状态是运转得以长期持续运转的保证,猛速地施加力的作用,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因为人们不可能具备长时间猛速的施力的本领,一股子劲过了,维持动所需要的力消失了,动也就不能运转了。一般地说运用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施力本领的五成到七成,能够有效地使动的运转较快地运转,若运用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施力本领的三成到五成,就能十分裕如地让运转在一种极其舒适的状态下不断持恒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