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户口迎来解放的曙光


                    愤怒的户口迎来解放的曙光

                文/马跃成
   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有一千个理由,但是由于对取消户籍有某种担心,大城市的户籍制度就一直这么坚持着。
    在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后,并没有出现蜂拥进城的极端情况,而一些二线城市取消户籍转移线之后,也没有出现集中转户的情况,在一些地区反倒出现了户口倒流农村的现象。因此有关部门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在全国城乡进一步统一养老等福利制度后,实施全国户籍统一管理就有了基本。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虽然有种种户口限制措施,但是并没有起到限制人口流入的作用。同时这些城市由于发展的需要根本也没有限制人口流入的意思,无论从社会、经济、卖房、工作等各个方面,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需要,并且欢迎各类、各种、各个层面的人才进京。
    可以说,现在的北京如果没有外地进京人员,肯定是立刻陷入瘫痪状态,北京再也不是北京人的北京了。但是在北京,有户籍的北京人,和没有户籍的外地人中间还是有一条宽阔的鸿沟。
   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75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09.2万人,这个比例占到常住人口的29%。
   让你在北京生活,却把你当外地人对待;允许你在北京买房,可是只能给你办个暂住证;即使你连续在北京工作数年,还是要把你当成流动人口;就是在北京生、北京长、一口的京腔,那也是老家人,哪怕你一次都没有踏上过老家的土地。
    就是这种怪现象长期存在,一直存在着。但是现在无论从社会发展、人口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看,这种制度都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最近,《求是》杂志刊登了周永康的一篇文章,周永康提出:“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看来,中国高层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已然是蓄势待发。
    2009年年底,温家宝总理也曾表示,中央决定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思路之一是“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进行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是历史的需要,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