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链断裂的一把手组阁很危险


责任链断裂的一把手组阁很危险

杨于泽

 

       一项被称作“一把手组阁”的基层领导班子改革,在云南楚雄州几个县的局、镇进行了试点。在元谋县元马镇,今年6月全部副职被免,由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提名人选重新“组阁”。媒体报道新班子更团结、有活力和提高了效率,而且饶有兴味地探讨了试点推广的可能性。

       这是一项改革试验吗?我看很可能不是,因为一把手组阁古已有之,并无新意。自尧舜禹以降,都在搞一把手组阁。舜重用禹、皋陶、契等人,这些人都成了一方面能臣,国家蒸蒸日上。但对于部门和地方一把手,上面是不会给他们组阁权的,因为一把手组阁容易导致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必须用其他朝廷命官来从旁牵制,这是政治常识。

       楚雄州基层一把手组阁试点,有正面积极意义,从实践上看,一把手组阁让那些混日子的副职下了岗,整个班子有了活力。但这只是一把手组阁试验呈现的一个维度,我们还有观察这项试验的其他维度。现有体制的一个主要弊端是一把手权力过大,一把手获得组阁权,也就全面掌控了人事权,其权力大上加大,进一步走向集权。

       这种一把手组阁权,恰恰与目前推行的“党内民主”背道而驰。近些年来,地方一把手权力过重的弊端日益显现,买官卖官现象严重,作为对策,在各级党委推行了人事任免上的常委票决制,以及更多的权力内部制衡。一把手组阁不仅否定了常委票决制,而且干脆把常委会推翻了。我们想像一下,如果黑龙江绥化原市委书记马德、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德伦拥有一把手组阁权,其卖官生意会做得如何?

       但在国外,民选行政长官拥有组阁权,一把手可以拉一帮自己信任的人组成班子,也是事实。一把手组阁其实不是问题,但其运用是有政治条件的。选票政治的要义是民选长官及其政党对选民负责,如果不能让选民满意,你和你的政党都得下台。一把手组阁不排除任人唯亲,但在选票压力下,一把手更愿意挑选能人组阁。而在我们基层,一把手是上级提拔任命的,他们只对上负责,有捞一把“向上打通”的强烈动机。所谓班子团结,换句话说就是权力失去内部制衡,恰恰有助于权钱交易。

       我们必须承认,“一把手组阁”在云南楚雄州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弄清楚它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搞“一把手组阁”试点的原因,是很多副职年龄老化、不想做事、不能做事,在现有体制下也不可能撤换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选一些想干事的人担任一把手,再由这些一把手选一些想干事的人担任副职,班子活力增强了。这种做法,解决了班子的活力问题,却带来了权力集中的弊端。

       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就需要改革和改良,现在很多地方积极探索,这是一件好事。领导班子活力不足,本质是责任断裂引起的,其表现是公权力自在自为,不接受外部“干涉”和激活。改变的大方向,显然是接受外部“干涉”和激活。现在有些地方的探索只能算内部变通,权力系统没有向外部开放,改掉了一种弊端,带来了新的弊端甚至更多更大的弊端,这不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