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中方以自主抗击外方以新车夺权
编辑:汽车自修室
读后感一:中方以自主抗击外方以新车夺权
从东风日产到神龙汽车,在目前多数合资车企的自主品牌建设中,主要由中方人员起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将维护中方在合资车企中的话语权,部分抗击外方以新车投放不断掠夺话语权的行径。但久而久之,这必将造成合资车企中方双方的严重隔阂,甚至对立。或许,自从合资自主提出自主品牌那日起,就开启了合资车企分裂的进程。
l 新浪汽车 针对合资自主推出的时间表和当前进展,PSA集团亚洲商务部总经理窦赛尔窦塞尔透露说,“中方和法方均对合资自主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神龙公司已经牵头成立了工作小组,着手就合资自主品牌与现有合资品牌的各自产品范围做一个界定。成立合资自主公司,也属于加大中国市场投资系列大计划中的一部分。”据悉,小组于几个月前就已经成立,由神龙公司以及东风和PSA中方法方人员共同组成,主要就该项目进行论证和内部沟通以及产品规划等。
l 第一财经日报 王秋凤 张海亮表示,斯柯达品牌在中国的运营还是在上海大众,上海大众内部的流程、职责包括整个管理机构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斯柯达中国成立起到了帮助上海大众与斯柯达总部更好交流协调的作用,所以也不存在互相争权、抢权或有矛盾的问题。罗凯福则坦陈,斯柯达中国成立的唯一理由是斯柯达总部在中国的延伸,是为了帮助上海大众斯柯达实现目标,做好对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发展的支持。从两者的表述上分析,虽然对于斯柯达中国和上海大众斯柯达之间的具体职责,外界还是难以厘清,但双方显然已就未来发展等达成某种共识。可以预期的结果是,斯柯达中国拿走部分权限,而上海大众斯柯达获得更多车型等支持,实现双赢。
读后感二:说一套做一套,中国车企人格分裂
北京晨报 作者:周光军 我注意到,在电动车纳入国家战略之后,企业多少有迎合、作秀的成分,很多企业之所以上电动车是国家有补贴,看中的是要钱给钱、要地给地。私底下,很多企业都还在玩命做传统汽车,因为电动车时代,汽车企业的作用就很小了,比如核心的电池技术80%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比如汽车油改电之后,国家电网将成为第二个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
读后感三:左拥销量右抱研发,国有车企左右为难
宋成 以广汽为例,其自主乘用车传祺尚未上市,就急着进军微车领域,想借一个不入流的吉奥在微车市场分一杯羹,有可能吗?尽管有着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两个成功的榜样,但那毕竟广本和广丰的血液里都是别人的血统,有自己的强势母品牌撑腰,如果没有本田和丰田这两个大品牌,广汽还能活得这么滋润吗?再说长安,长安乘用车方面除了奔奔还挽回了点面子,别的车型都是销量低迷,但长安着急的不是提升汽车的质量,而是急着收购哈飞、昌河,想来个全面大发展……自己原有的田还没种好,却老想着去霸占别人的田,即使是成功地抢来了别人的田,也不会取得大丰收,因为他根本还没学会如何种田,心思光在抢田上了。
读后感四:污染、拥堵、噪音……汽车步入最后岁月
污染、拥堵、噪音……汽车反社会化情绪越来越重。识时务者为俊杰,汽车这一举动,必然加速自身灭亡。目前多数高端品牌的世俗化,就像末日前的最后挣扎。
孙铭训 印度TATA的老板说要为穷人造车,于是推出了不到2万人民币的NANO,但这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项目,因为穷人是不需要一辆汽车的。当年的亨利福特推出老百姓买得起的T型车,大获成功,但那不是低端路线的成功,而是一个新的产品品类的成功,在通用推出了更贵但是也更好的产品的时候,依然坚守低端路线的老福特差点就让福特汽车破了产,最后T型车不得不停产,老福特也不得不退休,把烂摊子交给儿子。
孙铭训 进入低端市场,份额太小,没有意义,份额大了,企业形象无可避免地会和低端建立起联系;另外,低端市场技术、品质门槛都更低,做久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提升品质上会缺乏动力和积累,衍生出低端的心态,那就要渐渐滑入低端的深渊。所以,为合资公司计,贸然切入竞争惨、利润低的低端市场,实在不如想办法把自己向更高端的方向提升,巩固和加强在中高端的市场地位。
读后感五:人大树立威望,得从民调开始
人大审议方案,争取民意,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绝对堪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新里程碑。当然,千万别在“后台”对数据做手脚。
中新网12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日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布了征求社会公众对车船税法(草案)意见的情况。本次征求意见,共收到近10万条意见,其中:赞成草案将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的35779条,占36.77 %,要求对草案进行修改、降低税负的53137条,占54.62 %,反对制定车船税法的8379条,占8.61%。
注明:汽车自修室欲建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写作选题库”,免费为行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