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发现自己有强迫症怎么办


敬爱的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18岁的高二女生,我遇到点困难想请您帮助,因为我走投无路了。我发现自己有强迫症:我每次放学总检查课桌看有无落下的东西,睡觉总检查手机关了没怕辐射我大脑,不吃油条和粉条怕变笨,因为我觉得自己笨,现在总爱干净对细菌很敏感,觉得到处有细菌,骑车子在路上听到声音就觉得自己掉了东西。总是想着一句歌词什么的。我看到青少年期有这病会影响将来的发展,我这样严重吗?请问该怎么办?

一直以来我都很压抑,没有人能帮助我,您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以下是我的经历。我是个内向敏感的完美主义,小学3年级时想象作文写得好总被老师念,那时开朗同学都喜欢我,老师对我也好,虽然以前的老师对我一般。我觉得自己很完美,但数学不好,还被老师留过办公室,爷爷一直在门口等我,我觉得对不起他(他溺爱我对我好)。和班里前几名的好友学奥数,你知道我水平听不懂,每次上课很痛苦。这是我当时日记:奥数被调到慢班,很痛苦,今天好好学习了,但数学没把握,字写得很工整,很完美。太好了。我觉得自己不优秀了,没信心,但我发誓会改!我以前多快乐,但考试压力越来越大了,数学不及格!作文好评少了,怎么办?妈妈骂我了,难受。我只能说空话。

一次被狗咬了个牙印,开始焦虑会不会得病。学校门口饭店一个委琐男总看我,其他人起哄,我很痛苦后来就骂了他。上课被老师点名骂因为说话,游泳学不会被教练单独教,乒乓球学不会,骑车撞了人被人骂,生活习惯不好妈妈也骂。很多倒霉的小事我都记在心里,在桌子上本上到处写着好好学习,重新开始,可没毅力做不到,就自责,有点抑郁。妈妈对我好我觉得对不起她,自责,爱哭。一次妹妹说:我妈说你这种人要看心理医生,我就犯病了。每天晚上失眠,哭着想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为什么是我?怎么办?而且控制不住,很痛苦。后来和妈妈一起睡慢慢好了。初中一直默默无闻,没那么完美主义了,没那么倒霉了,但没想到会得强迫症。我该怎么办?老师。

这位同学:

您好!你既然说“我发现自己有强迫症”,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个强迫症究竟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所谓正常心理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强迫动作或行为,比如明明已经锁好了门,可是总是觉得好像没有锁好,要浪费几分钟回来检查一下;明明已经做得很好的计划,非要一遍遍地检查是否有错误;无意识的摸兜里装着的钥匙或钱包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强迫行为是组成人这个个体的一个元素。强迫行为就好比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红细胞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且是人体所不能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现来源于其数量的多与寡。过寡,则贫血;过多,则血液过于黏稠。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强迫行为的一个连续谱上。略微带些强迫行为,反倒是我们的健康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的元素,一个人的功能会是什么样,也许根本无法生存。

本来你“每次放学总检查课桌看有无落下的东西,睡觉总检查手机关了没怕辐射我大脑”以及“不吃油条和粉条怕变笨(这可能是你在某个书籍上看到的吃这些东西会变笨)……对细菌很敏感,觉得到处有细菌,骑车子在路上听到声音就觉得自己掉了东西”,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只要你认为这是人的个体所具有的正常的心理及行为表现,接纳它而不去在意、关注和摆脱它,那么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但是你却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所以总是努力地克制自己,结果越是努力地克制就越进入了恶性循环,所以使自己感到很苦恼、很痛苦。这就是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进入恶性循环的表现。

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杂念等等,它们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们本身都有各自的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说白了就是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以及摆脱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前所要做的事情之上,并尽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说白了就是该吃饭就把饭吃好,该睡觉就把觉睡好,该聊天就把天聊好,该做作业就把作业做好,该读书就把书读好,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它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其次,当担心出现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不去想,不要和它进行“硬顶”、“硬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做该做的事,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再次,你的问题的出现是过于理智化和完美主义的表现,所以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着过分压抑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要改善你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即对任何事都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也不对自己所做过的事进行评价。刚开始你可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反应,只要你不管不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但心就会自然而然消失。

最后,一般强迫性行为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不能操之过急,可以接受自己现在担忧的现状,在接受的基础上,慢慢地将注意力转到其他应该做的事情上,那么你的问题也就会随之解决的。

关于你“在桌子上本上到处写着好好学习,重新开始,可没毅力做不到,就自责,有点抑郁”的问题,我觉得你很可能没有设置一个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比如你现在考试的总分是450分,那么下一次考试你设置的目标是480分或500分,然后再把这增加的分数根据自己各科的学习情况分配到具体学科,这样就形成了各科的追求目标,然后再根据这些目标而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按部就班执行之。只要我们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明确目标,并“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同时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而获得成果时,我们就会很开心、高兴,自然而然我们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又有激情。

其次,用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出自己用什么样的行动和努力达成这个目标,这就是每月、每周、每日的行动计划,比如,每天在完成老师所留作业的前提下要读完哪一门或哪两门学科的多少页课本,以及做完这些页面之中的几个练习,等等,并安排一个顺序,什么时候干什么等等(这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计划)。

第三,把立即投入完成计划的行动与幸福、愉悦和快乐链接起来,比如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我们如果把学习的“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看作是无比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受;如果我们把坚持学习通过积累养成一种习惯看作是无比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每天完成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之后就会体验到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受。所以在此我要告诉你:只要我们把做事善始善终与幸福、愉悦和快乐链接起来,把做事半途而废与痛苦、沉闷链接起来,那么我们“就自责,有点抑郁”的情景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第四,把自己的学习计划用白纸黑字写下来,并把它告诉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这样你就会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监督自己,进而促使自己立即投入行动并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计划。

第五,有意识的强化自己完成计划的行为,比如当你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你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褒扬,比如,今天我做的作业这么多,想不到我的效率如此高,今天完成了这么多作业,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比别人又多学了一些知识。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愉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如此每天反复,用不了多天你就会把学习真正接纳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旦这样坚持下来,你就会换来一直充满激情和信心的学习下去的行为习惯。

第六,在成功学上一条重要定律说“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而你却是你所想的”,它与爱迪生的这里名言“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怎么可能是别种样子呢?”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所有一切都来源于心里所想。每个人的头脑就是这样神奇,你输入什么信息,它就产生什么结果。你给自己头脑所输入的是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你的心智系统就会起来强化你的思想和行为,让你向得优异成绩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就会精力充沛、充满自信的去想尽办法而发奋努力,当然成功也就会紧随你的行动向你走来

第七,每天上床之前检查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如果自己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你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褒扬,比如,今天我做的作业这么多,想不到我的效率如此高,今天完成了这么多作业,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比别人又多学了一些知识。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愉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反之就给予自己否定和惩罚,并立即补上没有完成的计划。如此每天反复,用不了多天你就会养成按部就班完成计划的习惯。

第八,坚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心理学上有一个“自证预言”的定理,它是说,当一个人坚信某件事要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寻找和发现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正面信息,而不断获得的正面信息又会给我们强大的信心,我们的行动也会在这样的信心之下变得更加积极起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一切也就会在我们坚实的行动之中如期而来。

第九,让自己意识到后果,比如,没有毅力坚持行动的结果就是考不上大学→发展出一种系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毁了我这辈子的前程,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自制自控能力的目的。

最后我要对你说的是,自己的生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自己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只要你“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那么我相信出色的你就能创造出色你自己!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