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多空双方争夺的焦点


3000点多空双方争夺的焦点

   周一A股在切入3000点大关时行情出现震荡,以有色、农产品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属性类个股震荡幅度尤甚。造成周一行情震荡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指数在跌近76这个去年底的底部区间后产生反弹,我们上周分析提示,资源类股行情涨跌唯美元强弱是瞻的行情特性得到了具体体现。

   行情切入3000点产生震荡,也是“东风”与“西风”的再争夺,即周期性行业股与大消费主题股对行情结构重心的再争夺,也是投资者(基金)是继续风格跟进,还是坚守原有消费股阵地投资心态矛盾的具体体现。短期看,周期性行业股因新资金的集中注入强于大消费股;中长期看,在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大消费主题股仍好于周期性行业。因此,一旦行情进入停滞阶段,两者必有“争夺市场主人”的过程,从而产生震荡。

   我们认为,就目前来看,本轮行情注入的资金能量决定着,周期性行业股的行情没有结束,短期震荡一分后至少还有一轮行情,震荡完毕后的行情强度、后续的空间深度将取决于11月3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关于量化扩张的最终结果。因此,从行情整体看,3000点附近有中继性震荡,震荡完毕后的行情仍将继续挑战去年的反弹高点。在周期性行业的短期休整中,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主题股有伺机反弹的机会,周期类股休整完毕仍将推动大势整体继续走强。

   我们上周分析提示,“流动性发疯”与“三流合一”的流动性形势引爆了周期性行业股的走强。更大的背景因素是,由于美国经济超预期下滑,促使美国“狗急跳墙”地以全球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为代价、以牺牲他国利益的方式通过印钞票的形势来刺激国内经济,在11月3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就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作出决断。不论是预期美联储本次量化扩张的规模是1万亿美元,还是5000亿美元,都将是“断他人一臂,救自身一指”行为。因为在通胀压力增大、经济仍是低迷的态势下,印出的钞票会更多的流入投资品市场,很少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从而出现救经济成效不大,资产价格泡沫压力更大,其他国家因高通胀压力损害更大的局面。

   10月15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波士顿发表公开演讲时称:美联储的目标是控制“可持续的失业率”与“可持续的通胀率”。即首要目标是控制失业率,因为这关系到中期选举时选票的得失,其次是希望通过可控制与可持续的通胀率来刺激经济,拉动就业。而在10月10日,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表示是:“中国当前最紧要的问题除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巩固经济复苏成果,还要降低通胀压力,为人民币后期升值寻找空间。”很显然,两者的利益目标是完全不一致的,美联储是希望通过适当的通胀来刺激以消费为驱动的美国经济,而中国的利益核心是遏制房价(实际上就是遏制资产价格泡沫)遏制通胀。因此,“汇率战”、“贸易战”等围绕这个完全不同的利益诉求而展开。

   回到国内,全球流动性泛滥且因美联储二次量化将更泛滥的局面近期内已很难逆转,我国政府管不住,也无法关注全球泛滥流动性的侵入。在此形势下,周小川的讲话表明,政策的第一重点是防止流动性冲击最不能被冲击的领域:一是房地产,二是农产品,因为这两者是民生的命脉;第二重点是遏制通胀,在此基础上的第三重点是稳定经济。

   然而,高度泛滥的流动性总需要一个释放的领域,在此形势下,股市“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帮助我国政府调控与引导流动性、分流流动性对其他领域冲击的重要职能。实际上,在国内所有投资品市场中,股市已经是最不担心出现泡沫的市场,一方面,可以通过高频度的扩容来对冲泛滥的流动性,还能以此把金融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来支持和稳定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与2007年流动性催生股市泡沫的形势已不同,目前的A股在调控层面上已经握有一个强有力的“杀手锏”,即A股已经实现90%的全流通,大多数上市公司中国资超额持有的国有股权已经具有流通权,足以对抗泛滥流动性的冲击。

   以上背景告诉我们,目前的A股市场已经成为吸引超额流动性最主要的“蓄水池”,为政策面承担着“分忧解虑”的功能,因此,具有政策面的隐性支持,出现政策性利空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在基本面难以过于乐观、扩容对冲压力一如既往的形势下,对3000点以上的行情绝对涨升空间也不能太过乐观。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流动性刺激”并不是经济向好的标志,而恰恰是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复苏遭遇挫折的反应。因此,正欲实施“流动性刺激”的欧美股市并不能因此进入新牛市。同时,欧美日再度进行“流动性刺激”推高了所有资源品价格,并不利于我国经济,尤其是“世界工厂”背景下的周期性行业。因此,我们上周分析提示,周期性行业股并不具备展开新牛市的基本条件,本轮周期性行业股“复辟”行情的核心因素是流动性驱动下的估值修复,而非业绩推动,资源品价格上涨只是刺激估值修复行情的催化剂。据此,沪深300指数与周期性行业股上涨的首选目标应该是其估值的历史均值。根据测算,截止到1015日,沪深300 指数、采掘、有色金属、房地产、金融服务业估值水平回归历史均值的空间分别为24.87%、20.4%、24.54%、47.09%、61.30%。沪深300指数估值回归历史均值对应的指数点位是4150 点,对应上证指数3700 点。很明显,在周一大多数周期性行业股休整性震荡的行情中,金融服务与房地产表现仍是最为坚挺,与其回归空间相对最大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