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一句也是相当关键的,是对孔子的描述里最精到的一句,也是最贴近孔子本质的一句。因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里边,孔子最赞赏的是颜回,以为最得自己道的人也是颜回,所以颜回对孔子的描述、称赞是最接近孔子本质的。非颜回不能说出这样一段话,非孔子也不能承当这一句话。
颜渊深深长叹说,我抬头看老师,圣人啊,是越往上看就越觉得他高。“弥”就是越的意思。越钻研他,就越觉得他艰深。往前边看,他是在你前边,但一会儿他又在你后边去了。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上,一会儿在下,这是说什么呢?这是说孔子的道体,得道的状态。怎么显现的呢?什么叫得道?所谓得道者,与道合一。道是弥漫于大千世界,弥漫于宇宙之间的,无处不在,万物都是道的体现,所以万物是一体。得道就是人与道同一,人与道同一的时候,人就不显自己的像,就是无我的境界。一般的人都是有我,竺霞法师以前就说,每个人开口说话就是“我”字当头:我要吃饭了,我饿了,我要睡觉了,我要上课,我要读书,我要去会朋友……我字当头。而无我的境界,就是和万物同一,万物化为一体。这个万物一体不是有心的,而在无心之间。你的日用行常,行住坐卧,砍柴烧水都是道。与道同一,达到这种状态的人,和山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山;和水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水;和树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树;和鸟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鸟,这就是得道:得了道以后,与万物浑然一体。这个时候,你怎么知道他是在前还是在后呢?
与山在一起就高,与地在一起就深,颜回这就是在描写孔子的道体。这是一般弟子见不到的。一般弟子看到孔子就是孔子,而颜回看见道了。所以颜回看到的孔子像山一样高,像地一样深,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前半句是讲孔子的道体,后半句讲孔子怎么教育自己。“循循”就是有次第,为学要有次第,有前有后,物有先后,事有始终。夫子是有次第地在教导我、引导我,用礼乐文章来广博我的心胸,增长我的学问。一般的人,学问越多,就越骄傲自满,恃才放旷,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我多有学问啊,你比得过我啊,你们都没有我厉害——就容易滋长骄慢之心。所以夫子“约我以礼”,用礼仪来约束我,约束我的行为,约束我的心性。要求我既有学问,又不至于放旷。他用这种方法来教导我,师父引进门,入门以后,我就欲罢不能了。我只要记住孔子引导我的方法,我想停都停不下来。人在孔门,身不由己。一进了孔门,想停都停不下来,我只有学,学了上句,想要下句,永远无法停止。消耗掉我所有的才华,仍然见到老师在我面前卓然挺立。就是说,我耗尽了我的才华,学习好像略有所成了,但是再来看老师的时候,他还是如同高山一样立在我的面前,无法超越。我虽然想超过老师,想去追赶他,但是没有办法,不可能。“由”当门径、路径讲,就是没门儿。要超过老师,没门儿。想要超过他,根本就没有办法。
这一段是对孔子深深地赞叹。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本体和孔子的教育方法。同样是老师教学生,关键是方法。欲罢不能,也可以看出以前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人生的教育,不像我们现在,只上两堂课,我想给大家“博以文,约以礼”,但是没有办法。教一门课,上完就走了,不是全方位的人生的教育。(全方位的人生的教育)这就是中国古代圣人教育的一个核心。“博我以文”是开智慧,“约我以礼”是养仁德。这段话非常重要,也是第九篇的关键。读懂了这句话,就既读懂了孔子,也读懂了颜回。
附朱熹《论语集注》: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喟,苦位反。钻,祖官反。喟,叹声。仰弥高,不可及。钻弥坚,不可入。在前在后,恍惚不可为象。此颜渊深知夫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而叹之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循循,有次序貌。诱,引进也。博文约礼,教之序也。言夫子道虽高妙,而教人有序也。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约我以礼,克己复礼也。”程子曰:“此颜子称圣人最切当处,圣人教人,惟此二事而已。”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卓,立貌。末,无也。此颜子自言其学之所至也。盖悦之深而力之尽,所见益亲,而又无所用其力也。吴氏曰:“所谓卓尔,亦在乎日用行事之间,非所谓窈冥昏默者。”程子曰:“到此地位,功夫尤难,直是峻绝,又大段着力不得。”杨氏曰:“自可欲之谓善,充而至于大,力行之积也。大而化之,则非力行所及矣,此颜子所以未达一闲也。”程子曰:“此颜子所以为深知孔子而善学之者也。”胡氏曰:“无上事而喟然叹,此颜子学既有得,故述其先难之故、后得之由,而归功于圣人也。高坚前后,语道体也。仰钻瞻忽,未领其要也。惟夫子循循善诱,先博我以文,使我知古今,达事变;然后约我以礼,使我尊所间,行所知。如行者之赴家,食者之求饱,是以欲罢而不能,尽心尽力,不少休废。然后见夫子所立之卓然,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是盖不怠所从,必欲至乎卓立之地也。抑斯叹也,其在请事斯语之后,三月不违之时乎?”
《论语讲义》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BLOG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