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纲领
每届也好,每个也好,每一个国家都有政府;民选也好,专政也好,无论是那种政府,都有自己的施政纲领。施政纲领能够或基本符合民众的愿望,就是好的或者较好的纲领,都是民意的体现。
纲领同实际行动比较起来,一打子好的纲领,不及一步实际行动。这话好像是列宁说的。然而不管是谁说的,都没有错,倒显得十分深刻!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的政府可谓多矣。在古代,自立旗帜、分裂割据的不算,仅统一的政府就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那时候,最高统治者总是把政府同国家混为一谈,把自己公开称之为国家。站在地下想上天,身为凡胎要成仙,等到灭亡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国家的实体依然完整,所灭亡的,不过是一批既得利益者组成的小政府而已。诚所谓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历代政府灭亡的原因,都是施政纲领出了偏差。施政纲领的偏差,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独夫民贼的施政纲领,出发点和归宿地,都是为着自己及其后代子孙的穷奢极欲,不顾民众的死活。另一种是,本来有一个好的比较切合实际的纲领,只是由于专制制度那种不能自疗的母系统,所以在纲领实施过程中难免变形,以至于变得面目全非。在国人眼中,这是些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伪君子,是整个一个骗子政府!
不管是前一种或者后一种,结局都是一样的——除了灭亡别无出路。
国民党在大陆时候,其总纲领亦即三民主义无可挑剔;就是其具体纲领,诸如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股等等,都是民众欢迎的。执行的怎样?执行过程中,却是言方行圆、口是心非。大家看到了,除了空头支票外,却是四大家族占有了几百亿财产,民众却穷的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又成为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身败名裂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是满怀信心迎接建设四个现代化春天的到来,对很多具体纲领都抱着满怀希望,诸如共同富裕,科教兴国、精简机构、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改善知识分子待遇,建立和谐社会……
我是和平主义者,希望家邦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