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保健食品有疗效,没理由


说保健食品有疗效,没理由

 

200232日《保健周刊》刊载了顾朗的文章《保健食品该不该有疗效》,该文提出,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在全球保健食品红红火火之时却“一枝独败”,其原因就在于我国不承认保健食品的疗效。对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

没有作过Ⅰ、Ⅱ、Ⅲ期临床试验,谁敢说有治病功效

我国现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并没有否定保健食品“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只不过告诉人们食用该类产品不应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其含义在于:(1)保健食品没有通过申报药品的程序,没有像药品一样作过正规的Ⅰ、Ⅱ、Ⅲ期临床试验,不能肯定它像药品一样具有治疗某一特种疾病的功能。因此不能等同药品一样宣传疗效;(2)保健食品通过有效的功能学检查,已经证实它具有某种保健功能,因此可以宣传其保健功能;(3)虽然一般来说,食用了不必要的保健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要比药品小,而且也不否认某种保健食品可能有很广泛的适用人群,但不可能适宜所有人群。比如睡眠很好的人不存在改善睡眠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食用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不缺钙的人补钙对他并没什么好处。如果保健食品有药品一样的疗效,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有药品一样严格的适用范围呢?众所周知,即使是蔬菜水果,也有不适宜食用的人群,何来的保健食品个个都能食用?

治病手段关键点,在于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加以证明  保健食品和药品之间的确没有绝对的界限。药品有可能因为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毒副作用小,如维生素类药品、微量元素类药品同时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有些保健食品,如硒酵母,原是保健食品,通过新药申报程序后取得了药品身份。但如果像顾朗所言,保健食品可宣传疗效,那谁还会下力气按药品申报程序去作临床验证开发新药?人的生命安全、健康由什么来保证?我国医药产业将怎么发展。业界并不是不承认除药品、手术、理疗等手段可以治疗疾病以外,还存在其他医治手段。谁不清楚运动、心理调节、食物、针灸甚至绘画、音乐都可以治疗疾病,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不管是哪一种手段,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来加以证明。

靠没有真正证实的疗效骗取市场,不能拯救一个行业

承认保健食品有疗效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真的有好处吗?不可能。一个产品要有好的销路,必须要从如何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着手,靠没有真正证实的疗效欺骗消费者是不能拯救一个行业的。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不是因为被捆住了手脚才没有发展好,而正是因为过度放纵才被弄成今天这样。长期以来,由于保健食品厂家对其产品的过分宣传,我国很多消费者搞不清楚哪些是保健食品,哪些是药品,弄不清药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经常把保健食品当药来吃,没有达到真正保健的目的,结果损害了产品的形象,使产品最终走上了绝路。

告诉消费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很有必要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但没有损害保健食品行业的利益,反而是救保健食品行业的一剂良方。“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并没有否定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大家很清楚,即使正规医疗中的手术治疗、理疗、药疗三者之间也很难相互替代,那么保健食品凭什么就能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呢?

该文2002年发表于《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