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商学院的学术研究气氛不如经济学院,因为前者跟市场走得更近。但是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7级毕业生却是一个例外。当时的工商管理学院有7个本科专业:工业经济、贸易经济、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房地产管理和土地管理。尽管这些专业多数与经济学或金融学无关,但是当年的毕业生在今天已经或者即将从事学术研究的却不少。Y君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博士,毕业去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教书;YUE君和W君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YANG君现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士;YI君获得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后,2008年回到现在的商学院任教;我2001年通过考研去了社科院工经所,后来回人大经济学院读博士并于2006年留校任教。此外,还有一些97级毕业生在国内读完博士并在高校任教。当年大概200个毕业生,今天在985高校或者海外大学教书的大约有10人,这一比例恐怕远高于当年的经济学院或财金学院。我很难解释其中的原因,暂且把这一现象命名为“97工商现象”吧,期待感兴趣的人去解读。
在这些人中,我是最早“出名”的,但按照世俗标准来看,我可能是现在最不“成功”的。放眼国内,当年好几个和我一样“少年成名”的经济学子,除了我,现在竟然没有一个在国内。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有的时候走得直,有的时候走得弯,谁又能明白其中的况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