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面故事:美国买房记(一)
这是我们的美国读者今年5月初在“Value之家”开的帖子,引来热烈的讨论,内容不仅涉及美国的房产,还涉及家具、教育、投资以及商业等,目前这个帖子仍在读者论坛上持续更新着,我们也会不断整理和连载。我们尽量保持论坛上的风格,如口语和缩写。当然,这些内容未经核实,仅代表个人观点,尤其是涉及事实部分,敬请读者注意辨别。
2、编辑者言:对话《价值智库》
我们的周遭充斥着各种观点和意见,这不值钱,但真正有质量的调查报告一定有其价值。早在2002年,《Value》就有开办《价值智库》的想法,今天我们又要出《价值智库》,想法还是一样的,内容是以商业投资价值报告为主体。我们希望《价值智库》是个过渡,她的读者因为不断分享商业经验,最终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同投资运作一些生意和产品,至少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3、特别报道:经济危机中的股权价值评估
投资者在他们最近一次的恐慌中,十几年来第一次将美国股市的估值拉到公平价值之下。经济是一个均值回归的体系,经济状况从来没有像在顶点时看起来那样好,也从来没有像在崩溃时看起来那样差。GMO认为,标普500指数的公平价值在900点左右,因此,如果长期股票投资者在当前的价位投资,将获得不错的回报。那些猜测股市将跌至600点并等到那个价位再投资的投资者将获得更好的回报,但这些等待完美入场点位到来的投资者也可能错失20多年来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
4、资本市场:2008两岸三地1000大上市公司
该调查针对两岸三地的上海、深圳、台北、香港四个证券市场挂牌交易的公司,按照2008年度的营收数字进行排名。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这是一份超乎我们想象残酷的排行榜,也是一份不容忽视的、充满了商机的排行榜。未来五年,风起云涌的企业、两岸合作的商机,都在这份两岸三地1000大上市公司调查报告里。了解两岸三地新经济势力的崛起,才不会跟你的钱过不去。
5、资本市场:中国的外汇储备应该买什么?
外汇储备是国家的重要资产,有日常和应急的要求。所以,既要考虑流动性,又要考虑收益性。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配置在美元的债券资产上,安全性和流动性没问题,收益性平平。现在美国要应对金融风暴,疯狂增加流动性,美元的前景不明朗,这部分资产应逐渐转换。转换以后买什么?要买安全性好、收益率高的,买我们没有的或缺乏的,应把美国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换成权益类资产。
6、资本市场:IPO:猫和老鼠的游戏
中国股市20多年的IPO史是一部充满着传奇的野史,在这部历史中,始终充满着游资与管理层的博弈,充满着社会财富的大转移,也充满着惊险和狡诈。近20年来,如何将股票安全地发出去,始终是一个天大的难题。现在停顿了一年有余的IPO重启了,从市场的长远利益而言,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使市场不断地发展。股票发行必须做到绝对的公开和公正,要达到这个目的,确立怎样的发行方式以及在这种方式下严格的监管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7、个人理财:卓越投资人的人格特质
本文讨论的是让人在市场上表现卓越的个性根源,以及让卓越者从精英中脱颖而出的特质。最近的学术研究显示,人格可分成五大特质,分别是神经质、外向、开放性、亲和力和严谨性。文中说明了这五大人格特质,并在结论中探讨了卓越投资人的其他心理特质。
8、资本市场:阿里巴巴择机融资的艺术
在私募融资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家说自己不缺钱,为什么要融资?等到企业家真正缺钱急需融资时,又会感觉融资怎么这么困难?本文是对阿里巴巴融资发展历程的剖析,希望能对企业家们正确选择融资的时机有所裨益。
9、资本市场:误判的护城河(下)
美国晨星公司股票分析负责人帕特·多尔西的《股市真规则》的中译本在我们价值投资者圈子中颇有知名度,他最新的一本著作《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台湾财信出版社译为《寻找投资护城河》),也颇有新的价值。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