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我们企业培训职工是雪中送炭”
――市总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黄学安
“市总工会深入我们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我们企业出谋划策,帮助我们企业培训职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这对于我们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市总工会主席最近在深入新锰集团进行工作调研时,一位企业负责人发出肺腑之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生产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正确引导企业回避风险,走出经济危机谷底,这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关注的大问题。
如何创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形式和内容,贯彻落实自治区提出的“服务企业年”以及市委提出的“项目年”、“民生年”、“绩效年”战略部署和工作任务?市总工会通过中央国务院重视职工和农民工培训这一契机,明确提出了今年市总工会为“培训年”,并结合工会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在注重培训返乡农民工的同时,帮助企业培训下岗职工,培训在职技术骨干,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从金融危机的困境中走出来。
工会组织帮助企业培训职工,这是市总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金融危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总工会主席多次带领工会中层人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掌握企业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新锰集团,这是一个年产10万多吨硅锰合金外向型企业,集团现有农民工1500多名,是全市安置农民工最多的企业之一。据该集团一位负责人介绍,在金融危机海啸强大冲击波影响的情况下,国内铁合金企业50%以上出现亏损,90%以上的硅锰合金企业停产或减产,硅锰合金企业发展形势面临一场严酷的考验。就在新锰集团面临经济危机四面楚歌之时,企业全体员工团结拼搏,抵御海啸寒流造成的伤痛,他们开足马力,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危机中找出了新的突破口。
就在新锰集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之时,市总工会领导看在心里,急在心上,并伸出了热情之手,担当了工会组织是职工“娘家”的角色。今年初,市总工会领导经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新锰集团急需具有一定技能的员工,于是组织举办两期职工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为新锰集团和中信公司免费培训了两期45多名技术骨干,许多参加培训的电工和电焊工获得了中级技术职称。这些技术骨干经过培训回厂后,把学到的技术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新锰集团对于市总工会的鼎力帮助表示十分感激。一位集团负责人说,市总工会今年为他们集团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为企业办了一件大好事,为企业战胜金融危机、促进平稳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认为,市总工会帮助新锰集团培训在岗的农民工,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参加培训的50名职工,目前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没有一人被裁员;二是其中参加培训的26名电焊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由培训前的一般工人变为技术骨干,并且都获得了中级职称;三是这些职工通过培训后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率也明显提高,生产车间的机器设备运行率由原来的97%提高到99.5%;四是这些职工参加培训后,本身绩效有了提高,运转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每个职工的工资也随之提高2.5个百分点,即每人每月多拿报酬50元;五是这些培训职工中有三名优秀工人被提拔到管理层,成了班长,他们带领职工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上,企业新添了朝气和活力。
在帮助企业开展技能培训中,一些企业负责人颇有感触地说,市总工会帮助企业培训职工,这是雪中送炭。他们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一是这次培训针对性强,尤其是企业正缺乏电工、电焊工,培训后能马上摆上用场,解决了企业缺乏熟练工的燃眉之急。他希望今后能多开展这样具有针对性的使用性强的培训;二是开展培训班应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职工实用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培训后能在生产岗位上派上用场;三是培训重点应更加突出,帮助企业培训技术骨干,就是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工会组织既然是企业职工的“娘家”,也是农民工的“娘家”。工会组织应该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做好服务,许多企业认为:今后工会组织应继续加大对企业职工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比如企业目前缺乏熟练钳工和懂数控操作的电工,最好每个岗位职工每年都能得到培训一次;二是希望工会组织推行“就地培训”经验,在企业职工夜校进行培训,让参加培训的职工或农民工实现工作与培训两不误;三是希望工会组织多联系一些专家学者到企业进行专题讲座,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让职工或农民工了解当前更多的经济形势,扩大视野,提高他们的创新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