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神话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有一位名叫皮革马利翁的青年雕塑家,梦见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少女。醒来后,皮革马利翁将梦中少女制作成各式雕像,且每天都含情脉脉地注视“她”,期盼能找到那样一位心上人。此情感动了上帝,赋予雕像以生命,让她来到皮革马利翁的身边……。
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即得名于此,由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科布森(Jacobson)提出,系指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期望,将会影响个人或他人行为,而导致预先的心理期望在个人或他人往后的行为中验证,即所谓的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简单地说,你的预期会让最后结果受到影响而可能成真。在教育情境上,教师对学生的教师期待,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而影响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你希望学生怎么样,你就把他当作这样的人来对待,多给其以良性的暗示,他就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种期望效应(expectation),即要求教师要对儿童有爱心,同时懂得尊重和欣赏儿童的优点。良好的教育期待体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爱是最好的教育,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就会
“赏识教育”的成功之处即在于此。
— 相关阅读 《简析道德教育的几种学习方式》
摘要:
榜样、解释、劝诫、体验、环境是有效的道德教育要考虑的五种学习方式。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应是品质优秀的典范,通过解释让学生知晓思想道德水平对个体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以深情的期待与劝诫让学生一种体验到道德情感的力量,以丰富的活动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同时,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小环境,与此相应,社会大环境也要加以净化,并注意弘扬“修齐治平”等传统的民族精神,主动延伸拓展,使之成为终身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