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还只是呆在ICU病室里


  当前学界对于通胀的担忧是越来越强烈,已经开始有要求政府应该停止向市场投入过度的资金的说法,对于这样的意见我个人认为是很值得商榷的。固然我们知道,今天的危机在很多程度上是拜当日格林斯潘在2001年所推行之低利率政策之“福”,对于这点我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我的质疑,关于这个可参见我的文章《酝酿中的全球经济危机--格林斯潘给我们的遗产》。另外对于当前的政策我个人也认为,是颇值得我们商榷的-----不从根本着手,不从本质着手,不认真分析这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不检讨为什么整个经济生态的失衡,不从根本上反思我们当前的发展模式本身的局限性,不~~~~只是简单的习惯性的予以简单应对。

  但既然政策已经推行,并且已经成为既成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必须得尊重这样的事实,并以此来解决问题。诚如克里斯蒂娜.罗默女士所认为的那样,如果在当前,政府为了顾及通货膨胀而贸然来个釜底抽薪,开始在货币政策上予以从紧,那么最有可能的局面是如同1938年美国所遇到的那样----泡泡的突然崩塌,恶性的通货紧缩也就随之而来。

  甚至于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个人更认为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要远大于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虽然当前我们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某些指标在好转,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这仅仅只是对去年年底全世界一场空前的去库存化运动的回补而已,种种数据也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最终端的消费并没有起来。也正因此,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投资和就业等仍然没有达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对于当前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整个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我个人认为,这种盲目乐观论比盲目悲观论更为危险。因为当盲目的乐观论支配市场特别是去支配我们好于干预市场的政府时,可能会失去合适的政策应对的机会,我个人认为不仅是中国,包括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所有的政府都有将维持当前危机管理的必要。原因在于,我们姑且认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我们还是有必要认识到的是潜在的不安因素继续存在。这就如同一个受到重创的人一样,或许生命危险期已过,但并不能够证明其身体就已经康复,有可能的情况是,他还会出现排异等反复现象。因此个人认为,当前危机远没有结束,它仅仅只是从手术台搬入了重症观察室,或许这才是对当前情况的正确判断。

  对于当前形势的研判,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学者还是政府官员,都有去认真的拜读一下中共前领袖毛泽东先生的那本伟大的著作《论持久战》的必要。那就是我们既要认识到盲目悲观对经济复苏无补于事,同样盲目的乐观也自会把问题搞坏的这样一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