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不走寻常路之兆讯传媒的“情景化”
无论新媒体公司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否都要上市,但是,其作为媒介的属性不会改变——为广告主搭建传播平台。全球经济危机给新媒体传统媒体同样的挑战,当然,期间自然也隐藏着无限机遇。
挑战不可避免,抓住机遇才是关键。接下来,笔者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新媒体的突围之路。
大概曾受到当年的《候车室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我爱我家》以及之前热播的《家有儿女》等室内情景的启发,全国火车站候车室媒体——兆讯传媒,恰当的利用候车室这个空间元素,从丰富节目内容着手,希望在这个专属空间营造“热播”的效果。
聚众情景化。兆讯传媒所处的火车站,能够经常性的聚集上百甚至上千的人群。这种“海量效应”不仅会使兆讯的广告传播具有更强威力,更重要的是,让原有的单向传播具有了立体化、互动化与体验化的可能,实现品牌营销线上线下的整合传播。例如,可以在品牌进行视频传播的同时,结合传统媒体的有奖问答,新媒体的植入式等多角度构造“传播情景”,为聚众营造一个信息输送的空间。
等候情景化。兆讯火车站视频的基本受众就是等候上火车的人群。如同分众楼宇视频媒体利用等待上电梯的人群的“无聊”心态形成空间与心境强制接受一样,漫长的等待时间同样形成了兆讯广告传播的强制性、吸引性的接受原理。特别在比较高档的候车室,可以结合品牌的视频传播,开展某些耐用品等高卷入产品的现场试用与体验。例如,高级按摩椅甚至高级体锻器材。从而使火车站不仅成为品牌的传播场,更成为某些品牌的体验场,吸引高档耐用品与奢侈品品牌的投放。
内容情景化。兆讯传媒的受众几乎全部是旅行中人。车站是人群流动中的短暂停留站点。旅途带来的不仅是独特的心境,因此,兆讯编排了幽默情景剧、时尚类、动感十足的歌舞、健康安全提示等,还包含了王宝强转为农民工拍摄的预防艾滋病的公益片,相对丰富的内容穿插在广告中,按照20分钟或者1小时为播出单元,组合套播。目的就是让候车大众有“居家看电视”的感觉。
从兆讯半年来受众反应来看,兆讯这种通过“情景化”来打造新媒体的差异化形式正得到逐渐得到接受。看来,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的满足受众需求,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媒体竞争力,为广告主提供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传播舞台。
资料链接:兆讯
兆讯是一家以火车站为主要传播空间的视频媒体,兆讯传媒目前的媒体形式主要为火车站内42寸电视大屏幕,目标受众锁定火车站候车环境内的候车人群。这样的传播空间决定了兆讯一些情境传播特征,其中又可以挖掘出一系列的独到传播价值。从覆盖人群来说,目前兆讯传媒媒体平台已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遍及全国450余家火车站,全年总体受众数量超过45亿人次,其中包括国内绝大部分重点城市,也有具有商业价值的二、三级城市,以及三四级城镇。可以说,影响力几乎波及所有社会层面、职业群、年龄段与族群的消费者,成为极少数同时可以垄断性占据了中国一、二、三级市场的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