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你知道你对外界的刺激同时有两种反应态度吗
现在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们对任何事情,都同时有两种反应。
人对每样刺激都同时并存的两种反应:
负面情绪:破坏性的,情绪化的,消极的,悲观的,有害的,被动的。沉迷于过去的。表现在对过去失败事情的悔恨上。
正面情绪:建设性的,理智的,积极的,乐观的,有益的,主动的。面向现在的,面向未来的 。表现在对现实的承认上,表现在对未来可能存在的良善变化的期待和渴求上。表现在思考下一步怎么做,才对自己最有利 .
请一定注意,是同时并存的。你同时存在两种情绪。人的矛盾心理,就是这两种想法在做斗争。
知道了这个,你就更清楚自己的矛盾想法是怎么来的 。人对任何事情,都同时有两种反应态度,这两种反应态度,是同时并存的。这,也是很多人迷茫,不知所措的地方 。人的思想矛盾,就是这两种情绪在打架 。人的本能冲动是负面情绪。
这两种态度是同时并存的 。一个人,最大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 你可以自由选择第一个,也可以任意选择第二个 。我们做选择,就是做出就现在来说,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毫无疑问,是第二种 。
要用理性去控制感性 ,理智的目的是为了感觉更好。
人遇到刺激,都同时有两种反应。 一种是负面的,对自己不利的 。一种是正面的,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从现在开始,对自己有利的做法 。我们要做的,就是拒绝负面情绪的影响,利用正面理智的做法 。我们要做有用的事情 。痛苦有什么用处呢? 是告诉我们,存在问题了,需要纠正 。。用理智告诉自己:痛苦毫无价值,我拒绝其负面影响,我要做从现在开始,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拒绝痛苦,选择快乐
是你要控制痛苦,拒绝痛苦的负面影响。而不要总是被动地接受命令 。
你要做的,是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过去的事情继续伤害你自己 。不要冲动地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
不要指望忘记过去 ,而要理智地看待过去的事情。
做选择,当然是理智地拒绝负面影响,选择好的对自己有利的。 就是拿起 选择标准 这个武器:扔掉让自己痛苦的。
让自己痛苦的东西,都是垃圾,没必要留恋 。让自己痛苦的东西,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当然应该扔掉,有什么可惜呢? 一点都不可惜 。符合选择标准的,就要利用 。不符合的,就要扔掉。
一切以让自己幸福快乐为选择取舍标准 。你要知道,你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你自顾不暇,你怎么可能先去抬举别人?你的能力,首先只能保证你自己幸福快乐。
世界上似乎没有完美的事物。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我们要综合权衡。好处大于坏处的,可以利用。坏处大于好处的,坚决扔掉,或者忽略 。只要好处大于坏处,自己可以承受,就可以选择使用。如果坏处大于好处,当然应当扔掉。
过去的人和事,已经过去。你知道什么是过去吗?就是不存在了。 用理智,拒绝过去事情的负面影响 。分辨清楚自己对事物的表面感性认识和对事物的深刻 的理性认识,做出建设性的创造性的选择,拒绝破坏性的选择,让事物的正面价值发挥作 用,放弃使用其在自己身上的负面价值。 你痛苦,是你选择了使用痛苦。
人对任何一件事情,其实都有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是同时并存的 。
1一种是感性的。本能的,被动的,直接的,对破坏性事物的本能厌恶,对恐惧的本能排斥 。
2理性的。客观分析事情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影响。
感性沉迷于以往。理性着重于未来 。也就是说,理性是权衡一件事情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 。
比如失恋:
从感性上分析,是痛苦的。因为人们对拒绝有一种天生的厌恶 。人们厌恶失败 。人们厌恶恐惧 。人们厌恶一切不如意 。从理性上看,这种失恋是没有后继性危害的 。顶多是没得到而已 。而不是失去。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不要把没到手的东西当作自己的 。
感性是一种主观感受 。理智是分析客观危害 。
比如失恋,对你的客观危害是什么? 事实上,感情是虚拟的东西。客观的物质危害是没有的。你所付出的物质,在你恋爱时也得到了超额的回报,当时当地当场,你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愉悦,你不能企求更多。如果你不理会这件事,它就对你没丝毫影响 。
过去的事情,如果你不去记忆,就好像永远不存在一样。感性是人对以前破坏性事情的本能反应 。理智是关注未来,关注创造性,建设性的事物 。
痕迹是永远存在的 ,不要试图忘记 。你要做的是,是承认此路不通,去寻找行得通的道路
1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与坏。只要好大于坏,就值得做 。人际关系也是这样。在维护底线的前提下,互相迁就,忍耐和包容。
一个人对任何一个刺激,都同时有两个反应。
1本能的,消极的,痛苦的,感性的,依恋过去的。命令产生的负面影响
2理智的,积极的,建设性的,面对现在和未来的。对自己有利的
这是正常的反应态度,因为人天生对负面信息的刺激,反应要激烈一下。
要拒绝痛苦,就要学会用理智的选择,去拒绝负面的消极影响。
做出从现在开始,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人生过程,就是一个自己和外界,互相刺激和反应的过程 。当你刺激世界的时候,你发挥了价值,你发挥了作用 。当世界刺激你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刺激 。
当我们经受刺激的时候,就是被命令的时候 。
你是理性地选择命令,还是毫无取舍地接受命令呢? 理智地选择命令,是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决定权把握在自己手里 。被动地应对命令,是受外界控制的 。
环境给了你一个负面刺激,命令你痛苦,命令你心里难受,你乐意接受这个命令吗?
你是愿意听任环境的折磨,还是反命令环境,让环境的阴谋失败呢? 。也就是说,你是乐意被命令控制,还是控制命令? 环境可以命令我们,但是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命令环境 。
环境可以刺激你,做出反应的决定权在你手里 。简单说就是:下一步做什么?而不是在于以前做过什么 。
以活着、活好、活得长久。有价值,有意思为出发点 。认识清楚自己的感性反应和理性反应分别是什么,用消除破坏性和增强建设性的标准来权衡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这个是选择标准 。
确立一个做事原则:能让自己活着、活好、活得长久的事情,就认同,就接受。
不符合的就要排斥。勇敢的人不是能够忍受痛苦,而是懂得自我保护,知道怎么对付痛苦,打败痛苦,让痛苦消失。
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同时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消极的,破坏性的,沉迷于过去的是非得失的。感性的选择。一种是积极的,建设性,面向现在和以后的。理性的选择 。这两种态度是并存的。 所以很多人,明知道怎么做最好,但是就是无法做到 ,无法控制自己。这个叫明知故犯。
我告诉你怎么做到 。以后你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轻松选择了 。
首先,承认一切。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是有道理的,是有原因的。 痛苦是人的本能反应,人都不愿意遭遇挫折 。痛苦是正常的 。什么事都有痛苦的一面。事情总是好坏并存的。
第二:告诉自己,痛苦是命运的阴谋。我要拒绝痛苦。过去的,就是已经不存在的。为不存在的东西痛苦,就是掉进了命运的陷阱 。以前不知道这是一个陷阱,现在知道了,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往里跳。
第三:我选择从现在开始,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当然是拒绝痛苦,选择快乐。
什么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有趣的,有用的 。不要有仇恨,不要把仇恨放到某一个人身上。它们都是命运的道具,它们是无辜的。我们拒绝受到坏的影响就可以了。
基本上,就这样了。以后有什么解决不了的情绪问题,还可以交流嘛。
总之,一切让自己感觉不好的,都是命运下的痛苦命令,要学会拒绝。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一个人遇到任何刺激,都同时有两种态度:
1消极的。痛苦的。反感的,排斥的,沉迷于过去的
2积极的、乐观的,面向未来的
你首先要承认痛苦是人的本能反应,但是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然后告诉自己,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是理智的,是积极的,是要消除负面影响,做出从现在开始,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
过去的,已经不存在。不要受不存在的东西的负面影响 。总之,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
两种情绪并存,用理智的有利选择,抛弃负面的不利命令
好了,我有其他事情,到此为止。
以后痛苦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要拒绝痛苦命令,做有利的选择
不要去怨恨人家,你痛苦,是你自己不懂得拒绝痛苦 。它只是受命运摆布的一个道具 。它是无辜的。永远记住:人最宝贵的是——自由选择的权利 。
思维方法:拒绝痛苦,选择快乐
人被针扎了一下,很痛,就是身体提醒自己,要改变了,不能再被扎了
人的感觉也是这样,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是提醒你,要改变了,不要继续了
痛苦是人自身的应激系统,自我保护的免疫系统。
首先,你要承认,谁也不能改变过去。
一切损失的,都无法重新找回 。你以后找到的,其实是新的。
所谓的弥补了损失,其实是得到了新的东西
上次我告诉你的: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有两种并存的反应
一种是痛苦的,破坏性的。感性的,沉迷于过去的。
一种是积极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
要面向未来。
你不放弃,才会痛苦
放弃了,就不痛苦了
懂得放弃弊大于利的目标,也是一种智慧。
你是在折磨你自己 ,自作自受
下面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同时有两种情绪。 注意:这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一种是破坏性的,另一种是建设性的。 是同时存在的,这也是心理矛盾的原因 。
第一种是应激性的,被动的。试图挽救过去。它让我们痛苦,我们失望,我们悲伤。
第二种是理性的。过去的已经过去。谁都没办法补救。我们要活在现在,做出对以后最有利的选择。
面对这两种情绪,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答案是:拒绝痛苦,迎接明天。
聪明智慧的人,会控制痛苦情绪,做出建设性的最佳的未来选择 。
开始我就问你了:如何做选择? 答案很清晰:做现在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我们要消除过去对现在的破坏性影响。
用我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拒绝痛苦,高兴自己获得了新的经验。
有一部电影叫做《偷天情缘》(又名《土拨鼠之日》,《圣烛节》,《今天暂停止》《今日永恒》《二月二日圣烛节》,《偷天陷阱》),展示了在外部环境刺激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各种应对刺激的反应方式,无数种新的适应选择,尝试体验了新的过程。这个人可以经历所有的可能性。永远可以重新来过。而且它也可以看到外界的反应方式,会因为自己的选择的不同,产生了多么大的差异啊。
30.什么是过去
过去就是已经消失了,不存在了。过去只是你头脑中的想象。
一切都已过去,过去的事情,就是不存在的事情。
你对以前认识的越清楚,以后做事就越聪明 .
我让你不要试图忘记过去,是因为不可能忘记 ,除非是失忆症患者。你要做的,是拒绝对你的负面影响,这是能够做到了。忽略负面影响,这是可行的办法。
想是正常的 ,毕竟有过舒服快活的时候 。不过,你的理智告诉你,一切都成为过去 。幸福在新的地方等着你 。
不要受到负面影响 。正面的部分影响,当然还是可以利用的 。但是拒绝负面影响 。要一分为二地看事情。过去的好时光,可以回忆。痛苦的部分,要忽略。你只要忽略了,实际上就和没有发生过一样。
理智的目的,是为了感觉更好。而不是排斥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如果感觉很好,何必在意回忆过去呢,你说对吗?
伤心是人的本能 。当你知道你伤心的时候,你就用我这套去消除伤心 。
过去的一切,都是 一无所有。
和一无所有斗争,最终结果只有一条:自己输。 因为唯一的敌人,其实是你自己。
我们要做的,不是忘记过去 。而是改变现在的自我
我们要做的,是记住过去,提取里面的有益因素,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做选择
悲伤的过去,可以做反面教材嘛
31.什么是未来
未来不存在。未来是人虚构的一个名词。现实中不存在未来。所谓未来,就是下一个现实。谁也不会知道,谁也无法控制下一个现实是什么。
告诉你,未来也从来没有在现实中出现过。我们永远活在现实中。
看不到前途,看不到未来,是很多人都有的 。未来根本就不存在,你怎么看到?如果能看到,那么才是有问题的。看不到未来,才是正常的。
为什么看不到前途呢?
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没人能解决呢?
因为这个问题不存在,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无中生有 .
谁也无法解决不存在的问题
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 .只有现在是最真实的 .做每一个现在的事情,就一切ok了
32.将要做的事情具体化一些
在迷茫的时候,人最容易被无知的恐惧吓倒。
当你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怎么办?
先想起出问题是什么。面对问题 找到答案。然后 具体化 。也就是有什么具体而实在的步骤可以实现。
先确定目标 。有了目标,才能想出来方法 。
33.你清楚你的需要是什么吗
这是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吗?
你清楚你的实际真实而具体的需要是什么吗?
你要依据自己的需要做事。
要将你的需要具体化,问题具体化。而且要分析清楚目的和手段。要知道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要把手段当目的,不要为手段而手段。
要先做减法,剥离纯属多余的需要。人总是因为无知而迷茫,因迷茫而恐惧,因恐惧而贪婪,因贪婪而轻信,因轻信而盲从,因盲从而虚荣,因虚荣而痛苦。
你的最宝贵的东西丢到哪里去了?现在就把你最宝贵的东西找回来。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从众。人人犯错,不应该是你也可以犯错的借口,也不是可以免责的理由。头脑长在自己头上,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反对习惯,拒绝被习惯控制,拒绝盲从流俗。
只要知道你的真实需要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需要就是你的目标,你的需要就是你要努力的方向,你的目标就是你判断取舍的标准。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就选择。不利于目标实现的,就拒绝。你的目标应该是发现和获取某类作用,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特定事物。因为事物的价值就在于事物的作用。事物不是你需要的,你的真正需要是事物发挥出来的作用,你真正需要的是——需求被满足。目标其实也不是固定的,也是可以变化的。一切都在变化,只要条件成熟,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必要,去选择各类东西。 不自信有不自信的价值 .自信有自信的价值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 .东西本身没有好坏。关键是我们需要不需要?
标准站在中间,不符合需要的靠左站,符合需要的靠右站。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依照你的真实需求为取舍标准。你的需求应该是某些作用,而不是某个人和物。是人或物体现出来的作用。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做事情,去观察、整理、分析、判断和选择取舍。
凡事要投其所好,投自己所好,各取所需 ,这样才有动力,才有忍耐之心。
心愿和现实的错位:你原来的目的是获得快乐,但是却找到了痛苦。这不是你需要的。因此你要去别的地方找满足了
不要想着别人得到了什么,只要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好。你永远无法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除非你就是别人。所谓“我”,就是自己知道“它”的想法的那个“它”。
你达到你的目的,他达到他的目的。
你只需要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 。
而不要去管去理会别人得到了什么 ,比较毫无意义。
要收获,总要付出代价 。
因为人的真正需求有限,人家考虑的是够用就好
人人追求成富豪的社会,是病态的 。因为要那么多钱,根本用不了嘛
文章都是有现实依据的。是对现实的总结
人穷疯的时候,才想发大财 。
其实发大财以后就发现,钱多了用处不大,付出的代价却太大太多了 。适度够用就好
实际需求是有限的 ,创造自己喜欢的东西 。
解决问题有三个办法:
1直接解决问题
2从其他途径,达到同样的目的
3让问题不成为问题,远离它。抛弃目标。
以目标为方向,途径可以多样 。舍弃目标也是一条途径。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所以用虚荣和物质需求满足自己
很多时候的痛苦,更多是心理问题 。不存在实际的现实逼迫。
很多人搞不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这里告诉你:
人做事情的出发点:有用、有趣。 。
人的目的:活着、活好、活的长久
人的实际需要:吃喝拉撒、穿、睡。吃饱饭,一天3斤粮食足够了,能把很多人撑死 .身心平衡。
你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自己活得有用,有趣 。这就是最现实最可能的目标 。
看一个人是否快乐,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很多人活得很不自在:他们总是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记住:你需要的仅仅是某种作用,一个能够满足你需要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对你的刺激。
一个就足够了
每一个人都有三类需要。后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