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年度十大投资书之《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1955年1月上旬的一个冰冷的早晨,一个23岁、服过水兵兵役、刚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子站在高速公路坡道上准备搭便车到纽约市。他的随身物品只有一个休闲背包、一包点心以及口袋中仅存的20美元。为了能赶上隔天的几场招聘会,他唯一负担得起的就是一路搭车到纽约……在“踏上向着东方的旅途”章节中,本书的主人公约翰·聂夫不无感慨地回忆自己当年在华尔街上寻找一份体面工作的经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操盘31年、22次跑赢市场、投资增长55倍的“史上基金投资第一人”对当初找工作的每个细节描述得格外清晰。

  作为投资界“逆向投资”的代表,约翰·聂夫更喜欢外界将自己形容为低市盈率投资者。在他看来,低市盈率股票既有机会获得更大的上涨空间,又有更小的风险损失。如果问他执掌温莎基金31年的年平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达3%以上究竟有何奥秘时,他肯定会把上述原则作为长期投资获胜的“不二法门”。

  事实上,在不少专业机构投资者人士眼中,如果把同样是基金界翘楚的彼得·林奇比喻为灵活多变、视野开阔、追求速度的“兔子”,那么,约翰·聂夫的投资风格可能就像柔弱胜刚强、流水不争先的“乌龟”。

  作为自传体读物,本书也以一定笔墨描述了约翰·聂夫进入投资行业之前的个人经历。比如,他在海军部队服役24个月,并学习了航空电子学。在平时的消遣娱乐中,约翰·聂夫发现:就像证券投资市场中的资金一样,扑克游戏中的钱会逐渐转移到技艺高超且有理财意识的玩家手中。经过多次观察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是,除非拿到了好牌,那些“笑到最后”的水手们不会轻易下较大的赌注;“如果这些水手能把相同原则运用到股票上,他们中一些人就是今天非常成功的投资者了。”

  正是有着较强风险控制潜意识,约翰·聂夫在书中的观点显得十分务实。他在书中写到:总而言之,寻找低市盈率股票的所有技巧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计算公司业绩好转之后的股价区间,“温莎(基金)买进的任何股票都是为了卖出”,这是因为——谁也无法保证在卖出一只股票时的价格是否如人所愿,但是,采取低市盈率策略至少能够让概率的天平倾向你那一侧。

  对于“逆向投资”,约翰·聂夫警告:不要因为自己的选择和别人不同就沾沾自喜,逆向投资和顽固不化之间不过只有一线之隔;“要想获利,基本面必须判断正确”。而且,在投资领域,似乎所有东西都容易走向极端,逆向投资也无法逃脱这种命运。

  最后,这本书开宗明义地归纳了约翰·聂夫的7条选股法则:1.低市盈率。2.基本增长率超过7%。3.收益有保障。4.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5.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6.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7.基本面好。同时,他的四大投资类别是:1.高知名度成长股;2.低知名度成长股;3.慢速成长股;4.周期成长股。

  他的名言是:一个投资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个市场,因为市场也永恒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