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一新闻事件炒作“平安欲建中国第一高楼”


牛年第一牛事:平安欲建中国第一高楼!年第一新闻事件炒作“平安欲建中国第一高楼”
 
白热化事件营销网日前获悉,中国平安计划在深圳建造一栋高达646米、投资逾百亿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这一高度将超越在建的632米的 “上海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在深圳市某环评网站征求深圳市民的意见。根据该环评网站公布的数据,深圳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将由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投资,位于深圳市中心区1号地块;该中心将是平安的总部大楼,用于办公和商业,高度为塔顶646米,共115层,竣工时间为2014年12月。平安新闻发言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问询时表示,平安成立20年来从未建过总部大楼,目前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公司正在相关政策及法规范围内规划建设办公楼,虽然该项目尚在规划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平安没有计划建设中国第一高楼。
 
根据罗伊网相关数据调查显示,2007年11月,平安在深圳以16.57亿元投得这块商业用地。仲量联行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陈立民推算说,“一般楼盘开发成本在1万元/平方米,摩天大楼成本更高,可能会上浮10%,而且2007年拿地也是属于高峰期。”按此计算,比照上海中心的造价,“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的造价应该超过百亿。目前,中国保监会并未放开对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的限制,因此,估算逾百亿的造价资金的来源也引来种种猜测。有知情者透露:平安不可能贷款投资该项目,而会以自用的名义投资,用办公楼的名义搞地产。该人士表示,自用的地产一般会有优惠,而这么大的楼,平安肯定自用不完。尽管保监会对保险资金投资商业地产的口子没有完全放开,但投资地产似乎是当前形势下的惟一选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平安在政策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建造如此高楼,如在未来几年里,房地产市场不出现大的拐点、金融危机渐渐过去、投资物业有好的回报率,那么平安建造这个金融中心会真的“平安”;反之将非常不利。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建设高楼的新闻往往会比较引人注目,但从过往经验数据来看,在经济低靡期开始购买土地和开工建设物业,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和资产增值。同时,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推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也不失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拉动内需及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举措。国内最专业从事事件营销传播的白热化网首席事件营销专家黄相如表示:中国平安欲建造115层总部大楼,很明显属于网络事件营销,新闻炒作。平安集团近年来就比较频繁采用事件营销战略,从北京奥运“刘翔退赛事件”中国平安发表声明,借机炒作;到中国平安157亿元天价海外投资巨亏,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公开给员工写信致歉;再到平安首席投资官约翰-皮尔斯离职,马明哲再次致信员工,总结海外投资得失,每次都是轰轰烈烈,根本不像是企业内部行为。
 
虽然在经济寒冬,但是凭借马明哲高明的事件营销手法,中国平安的品牌知名度切有增无减,可见事件营销手法的新闻炒作的品牌效应之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