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法之-----补益法

   2006-8-1 星期二(Tuesday) 晴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

  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

  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症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

  【补法】

  

  补法,又称补益法,运用补益作用的方药,通过补养气血、阴阳、以达到扶佐正气,消除虚弱目的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指出了无论形或精,凡不足者皆当以补法施治。故本法之适应证为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诸虚劳损证。

  

  临床上虚证有气、血、阴、阳之别,故补法应用时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相应。补气,主要适用于气虚所致诸病;补血,主要适用于血虚所致诸病;......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8-01 11:05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0 | 浏览:205

   药捻疗法【中医治疗方法】

   2006-5-14 星期日(Sunday) 晴

    药捻疗法,是用药物做成的药捻,放入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 根据疾病性质和部位,选择和配制对症药物,制成药液、药粉或药膏。再将药物做成药捻。药捻的做法是用消毒纱布1条,蘸预先配制好的药液、药粉或药膏即成。也可将药粉或药膏直接搓成条状。

   将药捻放在病变部位,l-2天换1次,或2-4天换一次,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 1.作药捻的药物一定要与疾病相适应,也就是说,药物要对症,否则效果不佳。

   2.置放在病变部位的药捻,深浅度要适中,合理。

   3.施术时要注意严格消毒,药捻要做到无菌,以防继发感染。

   4.此法可与其他疗法同时应用,以提高疗效。

  ......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5-14 21:48 |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0 | 浏览:186

   中医治疗的“八大法”

   2006-4-21 星期五(Friday) 晴

   消法

  

  消法,又称为消导法,是运用消食导滞或化瘀破积、软坚散结方药,消除食积、痰凝、血瘀、痞块、症瘕、积聚等病证的治疗大法。

  

  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软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皆属于本法。故不言而喻,其适应症亦即为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症瘕、痞块等多种病证。

  

  临床运用时,根据病证的不同,将消法又分为消食导滞、消痞化积、行气消症、化瘀散结、软坚散结等多种治法。

  

  消食导滞主要适用于食滞不化者;

  

  消痞化积主要适用于体内痰湿、气血相结合而成痞块者;

  

  行气消症主要适用于气结血瘀成症者;

  

  化瘀散结主要适用于瘀血内停而成症瘕者;

  

  软坚散结主要适用于症瘕肿块坚久不散者。

  

  消法亦是攻邪,治疗实证,其虽不若下法的猛峻,但久用或误用亦能伤正。故凡气、血、阴、阳的诸虚损证,以及脏腑虚弱者皆当慎用或忌用。

  

  ......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4-21 13:34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7 | 浏览:197

   食醋疗法【中医治疗方法】

   2006-4-14 星期五(Friday) 晴

    食醋疗法,是指用醋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醋,不仅是调味品,而且还可以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民间广泛应用,疗效较好。

   把醋倒入铁盘或饭盒盖中,放于炉火上,通过加热蒸发,称加热蒸发法。亦可将其口服、含漱,或外涂,或外敷。......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4-14 10:22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4 | 浏览:261

   中医常用的三种退热法【中医治疗方法】

   2006-3-28 星期二(Tuesday) 晴

   这三种方法在中医的退热治疗中都十分常用。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种退热方法的应用。

  

  1.釜底抽薪法

  

  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

  

  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时。此犹如锅下柴多火旺,抽去柴薪则火熄热退。故常用大黄、芒硝等药,或将其配入清热方剂中,以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再者,通便去火,又能保护阴液,犹如防止火太旺而将水烧干,限制体温上升,这也有利于退热。

  

  2.扬汤止沸法

  

  相当于中医“疏散退热法”,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

  一是发汗退热法,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3-28 22:20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0 | 浏览:169

   中医治疗方法之十二:拔火罐疗法 【中医治疗方法】

   2006-2-9 星期四(Thursday) 晴

   火罐疗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使罐吸附在腧穴或应拔部位的皮肤表面,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1.患者取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并裸露施治部位。

   2.根据病情和施治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

   3.治疗局部如毛发较多,应涂凡士林油。

   4.依具体情况选定闪火等拔罐方法,并迅速将罐扣在已选定的部位上。

   5.按照病情,每次可拔一个或同时拔几个火罐。

   6.拔罐时间应按罐的大小及吸力强弱而定。大罐吸力强,拔3-5分钟;小罐吸力弱,拔10-20分钟。

   7.起罐时,术者应一手持罐,一手用手指轻轻按压拔罐周围皮肤,使空气缓缓进入罐内,然后取下。起罐时切忌硬拉或旋动。为防止拔罐局部擦伤,起罐后可于施治部位涂擦凡上林。

  ......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2-09 01:29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0 | 浏览:140

   中医治疗方法之十一:气雾吸入疗法 【中医治疗方法】

   2006-2-7 星期二(Tuesday) 晴

   气雾吸入疗法,是通过口和鼻吸入气雾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吸入剂及气雾剂有助于呼吸道的粘膜排出分泌物、脓液和病原菌,并有刺激呼吸道自身清洁的作用。在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囊性纤维化,肺泡蛋白质沉积和支气管肺炎等疾病中,吸入一定的喷雾剂(气溶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粘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促进支气管炎症过程的控制和通气功能的改善。

   根据病情,选取适当药物。也就是说,选取的药物要对症,并将药物制成气雾。制作气雾的方法比较多,下面介绍几种。

   1.壶式雾化法:将药物放入有嘴的壶中,加水适量,盖好壶盖,加热煮沸,蒸气则从壶嘴中冒出。病人坐在壶嘴旁边,口鼻周围涂以凡士林(防止烫伤),然后将气雾吸入。每天2-4次,每次15-20分钟。

   2.杯式与瓶式雾化法:将选取的药物放入搪瓷杯中,加水煮沸,使其产生气雾;或将药物放砂锅中加水煎煮,使其产生气雾;或将药物放在药锅中煎煮后,将药液倒入保温瓶中,使其冒出气雾。然后病人(口鼻周围皮肤涂凡士林,以防烫伤),吸入气雾。每天2-4次,每次20-30分钟。

   3.气雾剂雾化法:将药液......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2-07 21:09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4 | 浏览:171

   中医治疗方法之十:含漱疗法 【中医治疗方法】

   2006-1-26 星期四(Thursday) 晴

   含漱疗法,是将药物含在口中,漱口吐出,并不下咽,以此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 根据病情选定和配制药物,患者将药物含口中停l-2分钟,漱口吐出、不要咽下,每天数次。

  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 一、禁忌证

   此法只可作为口腔及咽喉部分疾病的辅助治疗,其他疾病则非此法所宜。

   二、注意事项

   1.含漱药物一般不可内服,故含漱后应吐出,不可下咽。

   2.此法作用较慢,可作其他疗法辅助治疗,不单独使用。

  ......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1-26 20:42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4 | 浏览:181

   中医治疗方法之九:刮痧疗法 【中医治疗方法】

   2006-1-24 星期二(Tuesday) 晴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古老的自然疗法。它是用铜钱、硬币、瓷汤匙等边缘较钝的工具,在患者的某处体表皮肤上反复刮动摩擦,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 现代刮痧疗法所用工具是多功能牛角刮痧板,表面光滑可适用于人体不同部位的刮痧。治疗部位主要是按照中医经络学说的配穴原则,并涂以特制的刮痧润肤油(由10余种中药提炼配制而成)进行操作。

   刮痧法具有疏通气血,开窍醒神,祛病解表,行气止痛,清热解毒,和胃止呕,退热止痉。不仅能治疗多种急性病,而且也可以治疗内伤杂病和某些慢性病。能有效地对感冒发烧、肠炎腹泻、风湿腰腿疼痛、肩周炎、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眩晕、高血压、哮喘等内、妇、儿及伤科等多种病起到防治作用。此外,还可将刮痧疗法作为一种保健手段。

   刮痧疗法也要讲究辩证施治和手法,不同疾病所刮部位不同。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刮痧法和间接刮痧法。刮痧治疗一般3-5天,刮痧出痧一次即可,一般在刮痧斑完全消退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治疗,保健刮痧法一般手法轻柔基本不出痧。刮痧疗法,特别用于治疗时,需用一定的力度,因此一定要涂“刮痧润肤油......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1-24 18:48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6 | 浏览:380

   中医治疗方法之八:敷贴疗法 【中医治疗方法】

   2006-1-23 星期一(Monday) 晴

   外敷方法,又名敷贴,是将药物敷在体表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疗法。

  

   1.如果所用的药物属于干品,不含有汁液,就将药物研为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如鸡蛋清、酒、水、蜜等),调成干湿适当的糊状敷用。如果所用的药物本身含有汁液,如大蒜,就将药物捣成糊状敷用。

  

   2.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先将所要敷药的部位用水洗净,待干后将药敷上。若所敷部位毛发较密,可先剪去一些毛发再敷药。有的敷后接治疗要求,还要用纱布或胶布固定,以防药物脱落。

  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 一、禁忌证

   皮肤过敏,易起血疹、水泡的患者,慎用外敷疗法。

   二、注意事项

   1.根据病情,确定用外敷疗法作主要治疗还是作为辅助治疗。

   2.注意调好药物干湿程度,以既不易流脱,又可以粘着为适当。若药物变干,则应随时更换,或加调和剂调匀后再敷上。

   3.敷药的温度要适当,一般治寒证宜热(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治热证宜凉。

   4.在穴位敷药......

  [全 部]  

  小雨润如酥 发表于 2006-01-23 15:36 |分类:中医治疗方法 | 评论: 14 | 浏览:371

  所在栏目:中医治疗方法 页码:1/2[1][2]

  本站域名:http://zyzz_china.blog.tiany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