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的本质


 我一直以为同性恋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想当然地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可怕的疾病。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本科生公选课“同性恋研究”,引起全国轰动,我也没有太在意。直到我读到奥地利人奥托•魏宁格于1903年出版的名著《性与性格》,才发现同性恋实际也是一件与异性恋同样正常的事情,同性恋本质上与异性恋是一样的。

       探讨同性恋或异性恋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或男人和女人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按照魏宁格的理论,男人与女人相同之处:两者都具有男性属性和女性属性;男人与女人的不同之处:两者的男性属性和女性属性的比例是不同的。男人应该是男性属性大于女性属性的人,女人应该是女性属性大于男性属性的人。
       这里说“应该”,是因为“男性属性”和“女性属性”是难以用肉眼、仪器观察和分析的,现实中人们只是仅凭肉眼观察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是男是女的。 所以,现实中,尽管大部分男人的男性属性大于女性属性,但还是有一部分男人的女性属性大于男性属性,后者虽然表面上是男人但本质上是女人;尽管大部分女人的女性属性大于男性属性,但还是有一部分女人的男性属性大于女性属性,后者虽然表面上是女人但本质上是男人。有句话叫“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看来应该改成“男人的一小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小半是男人”。
       进一步,同样是男性属性大于女性属性的男人之间,他们的男性属性与女性属性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或同样是女性属性大于男性属性的女人之间,她们的女性属性与男性属性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所以,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最理想的伴侣是两者的男性属性与女性属性成反比。比如,如果一方的男性属性与女性属性的比例是8:2,则另一方的男性属性与女性属性的比例是2:8。可惜的是男女之间的男性属性与女性属性的比例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直观,而只能依靠感觉,这种感觉不知就是所谓的性感。
      在魏宁格的著作出版70年之后的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中去除,讲同性恋定义为:同性恋是指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在魏宁格的著作出版将近100年之后的2001年,中国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也不再把同性恋划为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