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看着工资的持续不变,不觉哀叹,激发起对金钱的真切认知,因此对现状产生了丝丝不满,对未来多了几分强烈的期盼,而这种欲望却愈加强化,愁苦就不自然而生。其实,我也不该对谁抱怨什么,在一个多元化选择的社会里,虽然迎着金融海啸的凶险,依然不减选择的余地,依然并且应当去私人资本家和西方资本家的田园收获丰硕的果实。金融海啸的持续发酵,中国的破产和停业在上海已很明显,因为各种关联,一些服务行业的营业面减少,不是裁员就是减薪,律师也不例外,看来我也没能好好领会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句话,中国社会的相恶不也要印证一种结局嘛,当然,对于社会变迁的关注是每一天的生存需要,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就不得不去对它热切的关注。相信从业IT的工程师们今后的收成也不见得会一枝独秀,当然持续的寒冷,穿厚衣服的人士肯定比穿单衣服的人更能富有抵抗力,或许借此机会聚敛财富,只是这些不是我可以看到的事情,而我本身也是穿单衣的穷人,IT的工程师也有比较穷苦的人如我。
我当然知道一味因穷苦产生悲观,不免有些令人不屑,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而作为一位男士最不易开口讲的就是:我没钱。想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1998年来温斯基案,使得第一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对于一位富有重债的最高国家领导人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作为总统,克林顿先生依然不辞辛苦充满斗志的为美国人民和世界大事局而奔劳,丝毫不减锐意执着的奋斗精神,真是敬佩;退职后,克林顿到世界各地演讲,举办各种慈善活动,关注环保等全球事务,不但还清债务还一跃成为非常富有的人;然好景不长,06年希拉里决意参选08年总统,竞选经费开支攀升至天文数字,而希拉里在党内初选中落败,现在的前第一家庭又一次成为负债累累的家庭。当然,两人自耶鲁毕业放弃在东北部从事工商业可以发家致富的大好机会,来到贫穷的阿肯色小州服务,也算是当初的一次入不敷出的选择吧,但是想想看,他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完全不是一味的占有和掠夺,而只是将它当作从事理想活动的一种工具而已,真的有些中国人所追求的钱乃身外之物的高境界,其实就是这样的。人活着就要有理想和精神,为理想而努力,不能一味为金钱而活着,这样终究穷落。虽然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里生存需要更高更多的付出,但是光明的一天迟早到来,而沉浸于金钱将发展事业和追求幸福的机会丢掉是非常不明智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在不断转化,因为压力而急躁不能冷静选择适合自己的机会,更严重的是不断修改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在多个选项间不断调整将会一无所得。相反,如果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且为达成目标不懈努力,终会成功。所以,在前进的途中为理想打拼的过程中,如果一时的失利和不顺请不要急匆匆地将自己否定掉,也许转机就在后面,当然也可能不是,但是必须坚定、冷静,在不能改变得时候学会忍耐积蓄力量。
当然,既然我们做出选择就应当喜欢,即使有不如意的地方而不能影响对当初选择的信念。任何只是将选择当作工具来使用的想法终究会被淘汰,做出了选择就必须面对它的好与不好,顺利的时候和不顺的时候,如意的时候和不如意的时候,不能一味任凭自己的主观想法要求对方怎么样。正如,前段时间租房,考虑各种机会,衡量各种因素最终选择西二旗,然而往返于住处和公司的长途跋涉也不时令自己不快,但是无论在怎么反思这都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特别是大家都安静独处一室的时候。既然有想法去行动,有结果就不要后悔,如果做不到就什么事情都不要承担,而那样的话,又怎能忍受平庸不堪和穷困呢。当年美国为争取购买沙俄的阿拉斯加,动用了720万金美元,按照当时的经济情况,让美国人不能理解政府这样愚蠢弱智的行动。俄美于1867年3月30日正式签订购买阿拉斯加的条约。阿拉斯加总面积达151.88万平方公里,720万美元的售价占美国当年一年支出的2.6%,相当于每平方公里4美元74美分(平均每英亩只值2美分),比路易斯安娜还廉价。按照实际购买力折算成现在的钱,140年前的720万美元约等于84亿美元。但在19世纪,还无人知晓阿拉斯加的真正价值,如此廉价的买卖在美国竟遭到强烈反对。全国舆论哗然,认为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毫无用处,购买它是恣意浪费,无比愚蠢,况且美国内战初歇,百废待兴,财政极其困难。然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西沃德认为,阿拉斯加潜在的长远意义绝非金钱可比。经过激烈争论,国会终于批准条约,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笔土地买卖完成了,美国的领土面积暴增20%,美国从此成为名正言顺的大国。而在美国人得到阿拉斯加的头50年,从这块土地上得到的纯收入就超过7.5亿美元。
在2009年乍暖还寒的时节,我除去选择忍耐之外,还要迈出哪些坚定的令人鼓舞的脚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