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宜昌回汉才一天,就匆匆飞到福州。居然有近20度,有点不适应。一天会议后又坐四五个小时车赶到武夷山。两天里,连武夷山什么样都没见到,又飞到北京。
武夷山机场极其逼仄,只有长途汽车站大小。待我们准备登机,候机厅的茶座,商店便纷纷拉下卷闸门,偃旗息鼓了。这飞机还要经停舟山普陀山机场,偏偏又逢几位乘客突然临时下机,为安全计,不得已全体清仓,以重新检查飞机。
同样小的小机场,一样需要走回候机厅,四周依然群山环抱,恍惚间仿佛还在武夷山,只是寒风凛冽。踏入同样的窄小候机厅,小商铺的老板,不动声色,及时开启手中遥控器,一个小直升机腾空而起,执行招徕眼球的任务。
可惜,这批乘客里没有孩子。小直升机起起落落,盘桓周旋,惶然不知所终。人们不为所动,谈笑风生,全是大包小包拎着武夷山茶叶的游客。就我西服笔挺,拎着电脑包,缩在一个角落里,看随身带的小说angla’s ashes,自己都觉得矫柔做作。
终于起飞,到了北京。踏入北京零下几度的夜里,几天之间经历太大的温差,我逃也似的跳上一辆出租,直奔王府井的外文书店,想赶在9点关门以前,饱览一番。北京的交通令人绝望,晚上7点左右,进城的机场高速居然堵了。司机铁青着脸,一声不吭。
进入书店,如沐春风。这几年,王府井外文书店变化挺大,让我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我买的,基本上分三类,一种是中国题材,古代现代经典。这次买了华裔美籍作家汤婷婷的chinaman,这本书十多年前从武大图书馆借过,结局是和大多读书期间借的书无异,直到缴了滞纳金,也没能翻上几页。这次想弥补遗憾。下次若碰上另一本the women warrior,也一定拿下。
还买了一本苏童《碧奴》的英译。我现在已看不进中文小说,只有借助中英对照,来提升兴趣,一举两得。各类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英译,我基本搜罗全了。余华的《兄弟》英译,两大册厚部头,就留待以后吧。
我买英文书的第二类是当代经典西方文学。这次买了美国犹太作家贝娄的Mr.sammler’s planet,源于前些时候看某人的文章里说,最喜欢这一部,谁说的我忘了,只记得是我所佩服的,于是立刻从书架上抽了下来。贝娄这老头也有趣,每离一次婚,就写一部经典作品,借机尽情影射一下对方。
加缪的《异乡人》,是觉得很薄,又是经典,便买了。读书期间为了赶时髦,借过,但没读过。前一阵子,读了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英译本,为之倾倒,觉得毕竟是经典,对人性的分析着实老辣,从此对阅读经典作品产生了信心。
我买的第三类,一般是历史类,主要是近代史。近来为了提升自己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开始涉猎一些我视如畏途的哲学书,当然,从浅显的启蒙类型开始,于是买了sophie’s world,前几年这本书的中译本一度流行。可我向来不读中译的书,这次遇上原版,肯定不会放过了。
近十本书,我把电脑包塞了又塞,满载而归。进了萨尔利兹酒店,打开bbc电视,听着抑扬顿挫的英式英文,我把书堆在桌上,一一摩挲把玩,心里终于踏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