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某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丰富的向购买者兜售。它包括一个城市内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贸易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其营销市场既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还囊括了互联网络上的虚拟市场。
国外有巴黎、维也纳、纽约、新加坡等城市或国家,国内有深圳、上海、三亚、苏州、青岛等城市,它们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得到了丰厚的实惠,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举晋升发达行列。
三亚的海洋资源在沿海诸多城市中并不算最出色,甚至还要从外地运沙来装饰海滩,但是为什么三亚会成为“阳光度假”的代名词呢?原因在“美丽经济”这张三亚精心打造的城市名片。自1999年新丝路模特大赛总决赛、世界小姐大赛移师三亚后,吸引了10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每年活动全程的收视观众人次超过20亿,三亚旅游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2009年7月份围绕“日全食”展开的城市营销博弈,体现出了不同城市“借势营销”的策略思路。为争夺数十万“追日族”这一旅游市场,众多城市将自己标榜为日全食“最佳观测点”,并由此提前展开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安徽铜陵投资1400万元,专门建立了太阳历广场,准备了一场大规模的日全食观测盛典“铜都鉴日”,浙江安吉建成了天文观测基地,嘉兴在七一广场建成了国家天文台日全食最佳观测点纪念碑,舟山则利用难得的日全食商机大打旅游牌,上海也紧紧地抓住日全食机遇,向海内外推出体验日全食旅游新品,比如“看日全食、游浪漫海滨、采新鲜瓜果”等活动。
重庆的城市营销也已经从标志性建筑到旧城再现,从城市标志到城市宣传片,从市树市花到形象代言人,重庆城市营销方法逐年升级。正在进行的“五个重庆”建设,正作为城市营销的大手笔获得关注“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提法既是城市建设的规划,同时也在向外界传递重庆是投资、旅游、定居的良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