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中国自强自立,不辱民族气节


毛泽东主席是新中国的创建者领袖,是中国主体经济体制转变的开拓实践者领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社会主义行动力领袖,他以超凡的智谋和胆略,带领全中国人民砸碎几千年的封建枷锁,捣毁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缔造伟大新中国。在全世界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中,树立起一面自尊自强、自力更生、无所畏惧、战无不胜的威仪国家形象。他与人民同甘苦、胸怀全天下,他的政治智慧、思想韬略以及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更是无以复制、璀璨夺目,毛泽东开创了一个时代!

在建国六十周年、建党八十八年,在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历程,世界突破边缘,正逐步趋向融合的情势下,人们自动自觉地以各种方式纪念毛泽东这样一位威仪千秋的世界伟人。

在这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时刻,让我们聆听发自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学研究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先生 的声音:他以学人的深入研究,秉承比较历史观,尊重事实依据,站在学术高度,针对普遍传闻中“毛泽东时代经济停滞”的论调,义正词严,客观评价,结论指出:毛泽东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对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认识,是中国人一门重要的人生哲学课!毛泽东所主张的自主自强精神无论在过去、今天或未来都是值得提倡、弘扬和光大的弥足珍贵的人类智慧财富!

当一个民族遭受磨难,一个国家在贫困线挣扎之时,靠什么?靠的就是民族自信心,靠的就是自强自立、自尊自重、威武不屈、宁折不弯的硬骨头精神,这是赢得世界的唯一良方!毛泽东时代中国正是靠着这种人类精神的矍铄力量,披荆斩棘、战胜艰难险阻,摆脱百年衰退、外受欺凌的耻辱,使强大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编辑莫里斯·迈斯纳先生对毛泽东主席经济贡献的评价,如下:

毛泽东时代中国从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国家之一演变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止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中国八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将成无壤之树,无从发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四分之一世纪时间内将其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三十余倍(如果从1952年算起则增长十二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九十倍(1949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匮乏)。从1952年(当时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到毛泽东时代结束为止,尽管“大跃进”造成工业生产混乱,工业产量仍在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的百分比最大,当时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18%,把中国的工业生产力翻了一番还不止。其后一些年里增长的速度尽管不稳定,但仍然很快。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关键数据强有力地支撑了这个令人惊异的高速工业化进程奇迹。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一百四十万吨增长到三千一百八十万吨;煤炭产量从六千六百万吨增长到六万一千七百万吨;水泥产量从三百万吨增长到六千五百万吨;木材产量从一千一百万吨增长到五千一百万吨;电力从七十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两千伍百六十亿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一万零四百万吨;化肥产量从三万九千吨上升到八百六十九万三千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还在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重型拖拉机,铁路机车和现代海船。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成为一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州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年把一颗卫星发射进轨道。

工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劳动力以及社会结构的构成。尽管大多数的中国人民依然是紧紧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止,城市无产阶级的人数却已从1952年的三百万上升到一千八百万。此外,毛泽东的农村工业化运动——“大跃进”中硕果仅存的几个成功之一——把两千八百万农民(当时农村总劳动力约达三亿)变成了农村工厂的工人,尽管许多工厂的工作技术水平简单而原始。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另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尽管这个基础很粗糙。正是在这一时期内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毛泽东时代远非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这些经济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己通过劳动取得的,在那个时代,毛泽东思想仍能够给人一种使命感和目的感。除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极其有限的援助之外,中国没有接受过任何外援。敌对的国际环境(在美国对中国革命的敌意之上又加上苏联对毛主义的敌意),与毛泽东“自力更生”思想原则,起到了双重强烈的作用,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实际上一直处于经济自给自足的状况。毛泽东自力更生的国家政策造成了经济上额外的不利与艰苦,但是,也使中国可以自豪地说:在毛泽东时代结束之际,中国实际上拥有一个既无外债亦无国内通货膨胀的经济,而这在世界发展中国家绝无仅有。

------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即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国际国内条件下一一所做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等于是为历史作非分的辩护。

  
注:

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 Meisner):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学研究学者,前威斯康星大学、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

  

                                ——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副会长欧阳艳玲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