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信贷下的喜与忧


 

  央行昨日公布,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167亿元,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4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增幅比上年末高15.4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5个百分点。今年前9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一些分析人士纷纷认为,8月份、9月份新增贷款均大大超出市场3500亿元左右的预期,从而证伪了近几个月关于管理层要收紧货币政策的传闻。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储建芳认为:“这个数据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因为从已经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宏观经济向好的趋势很明显。 ”

  天量信贷,信贷井喷,是中国银行业今年以来最壮观的一道风景线。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8.67万亿元贷款有利于提振经济复苏信心,为扩内需、保增长添柴加薪。同时,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信贷一定程度上就是“信心”的代名词,8.67万亿元贷款有利于打掉通货紧缩预期,提振经济复苏信心。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比二季度回升8.5点,比一季度回升18.8点。我想这就是天量信贷下的最大的喜。此外,由于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及时投放大量信贷资金,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壮大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稳健运行的中国银行业令美欧地区同行羡慕不已。

  从理论上讲,信贷激增会诱发通货膨胀。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伴随着信贷高速增长,社会上已产生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否转化为真正的通货膨胀,业界则争议很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有待实践检验,这是部分学者对天量信贷的一忧。同时,由于大量贷款进入以“政府信用”为依托的“铁公基”,即铁路、公路和基础建设领域,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收益不高,回收期较长,难以保证未来能够正常还本付息,无疑将会影响到将来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此为部分学者对天量信贷的二忧。此外,由于大量信贷集中于铁路、公路和基础建设领域,可能会出现“挤出效应”,削弱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小企业、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这也是部分学者对天量信贷的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