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折腾”的背后是啥?
2009年“瞎折腾”成为网络流行语是必然的,因为,当前很多官员就喜欢“瞎折腾”,就如今天敬亭论坛上《“瞎折腾”工程何时休?》一文中写的:“耗资近千万元的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在停工3年多后,于近日被拆除。当地群众称为‘花了上千万,最后只听见了一声响’”。
或许有人会觉得纳闷?这领导干部从20几岁学校毕业,再走进政府机关,又经过组织上的多年培养考察,才一步步地成长为各部门领导甚至是党政“一把手”。应当说,这样的领导干部,要学历有学历,要文化有文化,要思想有思想,要工作经验有工作经验,是谓“人杰”。怎会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成了“瞎折腾”者了呢?
为此,笔者左思右想,终于发现了一些头绪。笔者以为,领导干部喜欢“瞎折腾”无非就三种情况:
一是为利益而“瞎折腾”。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所以,领导干部抓经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了,似乎不存在什么“瞎折腾”的问题。
可如今的现实是,当领导干部在抓经济的时候,便会涉及到与其个人有关的利益问题。就拿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来说,其建设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嘛!
然而就“三峡明珠观光塔”这个工程来说,又应当由谁来做呢?一是领导干部认得的商人?二是领导干部的亲戚、朋友、熟人等?但不管是何种人来做这个工程,对领导干部来说,都是能获得利益的。试想,如果没有利益可获,领导干部给谁做不一样?
另外,如果不是领导干部自己想着获利,领导干部会决策造什么“三峡明珠观光塔”吗?既使有这个决策,领导干部也没有私心,但现在出现了“烂尾塔”,又说明什么呢?难道不就说明了领导干部在做工程之前就已被商人买通了。所以,在商人财力、资质等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答应了这个工程,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说白了,领导干部之所以要“瞎折腾”,造这个“三峡明珠观光塔”,就是要通过工程建设,把国家的钱转移到个人的腰包里,肥自己。因为,这样做,就能达到神不知鬼不觉地贪财于无形之中的目的,实在是高招啊。所以,这个“三峡明珠观光烂尾塔”就是领导干部与商人阴谋勾结的“杰作”,也是必然的结果。
二是为政绩而“瞎折腾”。
大凡领导干部上任后,都会烧上“三把火”,于是就搞些“标新立异”的动作,造些旷世“政绩”出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但是,由于领导干部的出发点是为了给自己搞“政绩”,自然决策时是不会想到“为民谋利益”上去的,所以也就出现耗资近千万元的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人民群众只听见一声响的“烂尾塔”的惊世奇闻。
三是为权而“瞎折腾”。
众所周知,在中国官场推行的是“一把手”负责制,所以“一把手”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威。俗话说得好,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想想,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权威,不“瞎折腾”一番又如何去体现权威呢?所以,有些领导明知这样做是错的,但仍然坚持要做,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吗?比如中投公司投资“黑石”损失超55亿元人民币。当时,为投资“黑石”,国人反对声一片,可是,中投领导一意孤行,依然我行我素,把资金投向了“黑石”,造成今日的巨大损失。试问?当时中投难道真的听不进群众的意见吗?非也!试想,当时如果中投听从了群众的意见,这中投才上任的领导脸面何存?权威何在?所以,为了自己的脸面,为了自己的权威,当然要投了,就是损失了也要投。因为,国家的损失是小事,中投领导的脸面权威丢了才是大事。况且,市场有风险,谁人不知?
所以,有了上述三大“好处”,领导干部怎不喜欢“瞎折腾”呢?
后符报道:
“瞎折腾”工程何时休?
耗资近千万元的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在停工3年多后,于近日被拆除。当地群众称为“花了上千万,最后只听见了一声响”。这座原本想建成当地标志性建筑的“烂尾塔”的拆除,再次引发人们的感叹:“瞎折腾”的形象工程何时休? “烂尾塔”最终被拆,是当地政府的不得已之举。然而,引起人们置疑的是,这一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工程当初是如何决策立项的,是否经过了科学论证和严格的审批? )
当前,为拉动内需,各地都在积极投资项目,各级政府更要高度警惕这样的“瞎折腾”工程,尤其是对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无视群众利益、大搞形象工程的单位和干部要公开问责,遏制此类劳民伤财的“瞎折腾”工程反复出现。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敬亭论坛 http://www.jingting.org,原文地址:http://www.jingting.orgread.php?tid=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