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每想到的是“限价房”的导火索在北师大被点燃。
由于北师大教师内部申请购买“限价房”的事件被网络和媒体披露后,“限价房”再次引起关注的不是建设地点的分布,一如人们预期,“限价房”身份再次成为质疑焦点。
其实从“限价房”一出生,就身份不清:属于保障性住房范畴,但是是商品房,含糊的购买对象定义和再上市的门槛都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当然模糊的身份也肯定给外界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由于“限价房”比周边平均房价便宜不少,又是商品房,依照北京市的价格涨幅,从购买到入住房价就可能大赚,从限价房概念推出之日起,自然相关政府部门对限价房的定义已经把自己卷入了这场漩涡。经过6年的发展,经济适用房做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从购买对象定义到再上市门槛相关制度历经数年都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眼下“限价房”感觉仍旧在走经济适用房刚推出的老路,不清的政策,巨大的获利空间,注定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限价房”已经还会多次成为楼市焦点。北师大教师申购“限价房”纷争只是导火索,未来“限价房”身份之争肯定还会继续延续。
“限价房”是商品房吗?“限价房”是保障性住房吗?其实从我来看“限价房”就是保障性住房,应遵循保障性住房的规则行事。只是限价房是否会成为某种情况的“自留地”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