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前几天晚上和客户吃完饭到家已经很晚了,电视正在播“赢在中国”。我平时很少有时间看电视,可看了这个节目感触颇深:马云、史玉柱掏钱了,做评委,这无可厚非。现在就是富人的世界吗,但并不是说选手就是你的审判对象。我看他们是以审判者的姿态出现在评委席上的,我很不舒服,这些选手千姿百态很正常,不成功也很正常,但绝不是你审判的对象!你总是以打胜仗的军官的姿态来审判罪犯(点评选手)。不应该这样,我看评委很多语言就是这样的。不厚道,没有人给你这个权力。记得那天那个选手年纪不小,也很激动,创业项目大概是和景德镇陶瓷有关的,要是我就跳起来揍你(评委)!MD!在人格上看低人不对。并不是人家在创业阶段就在人格上低于你。熊晓鸽、俞敏洪(一个教英语出身的),瞎掺和什么?“我放弃了”是自然的反应(选手自己选择放弃)。你说人家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对不起谁了??这样会给社会增加一种暴力之气,增加一种强权压人的氛围。有几个臭钱就说明你成功啦?笑到最后才是真格的。XX大富翁最后不是饿死了吗?

  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是一个相互有承诺的、有责任感的、毋以善小而不为的社会,每个人都去关注这些细节,去承担自己尽力能承担的责任,毋以恶小而为之。做就做好事,例如满大街都是要饭的,我可以不给他,但是我不能让警察把要饭的都抓起来。但是专门有人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再举个教育孩子的例子,我就参加过两次家长会,第一次耐着性子听,第二次我就坐不住了。老师一而再的说家长要配合老师做这个做那个。我就说了,这孩子学习是老师的事,不是我的事。要不然我把他送来干吗?送来就是交给你教育的。你教育不好、教育不了就天天把我往学校里面叫。那我要你老师干什么?互相配合不是吗?那我要是在家里教育孩子教育不好是否也往家里叫你啊?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家长大字不识也可以培养出大学生。我教育他是教育他做人,保证他的生活、保证他不受伤害、保证他在校外不沾染不良习气、我的家庭不吵架,给他一种好的氛围。这事我作为家长应尽的义务。我不可能像有些家长似的,孩子在一边做作业,它比孩子做得还好。这是一个活俩人干,也是浪费资源。学校还为自己教育不好孩子推卸了责任。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你把他教育好的。这个观念要正过来。我接送孩子那是没办法,因为交通、治安状况不好。但送到学校里你教育不好就是你的事了,你无能,没尽心。

  我们看待一个经济事件或者判断一个行业走势不要轻易下结论。特别是媒体。现在的财经媒体势力很强大。都是精英政治带来的,他有话语权,他想怎么弄他就说这个是潮流。净扯蛋!结果带来的影响就是社会价值观错乱。咱们的中信证券本来要入股贝尔斯登,贝尔斯登由于次贷危机面临破产,因此中信证券就没入,很庆幸。说之所以没入是因为监管得力,监管救了中信证券。实际上现在摩根大通宣布收购贝尔斯登的股价是议价的5.4倍。所以说这个结论不要轻易下。如果中信证券当初入股了贝尔斯登,那么股价就翻了5倍。(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