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一生最爱是折腾


 
    临出差前,有朋友问我,你读冯仑的(八)什么时候写上来啊。今晨辗转反侧,于是把本是周末的思考写了下来。
    《野蛮生长》探索的绝非一般层面的问题,作为一代民营企业家,冯仑把那种非常痛苦的情感与伦理之间的冲突过程,更是正义和财富之间平衡的复杂过程,即追求财富的“色”和社会伦理及政策法规这个“戒”的冲突。
    改革开放三十年,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欲望,而仅仅是伦理和道德规范,我们的经济不可能有任何活力,反之如果只有追逐财富和金钱的欲望,没有“戒”,没有社会的道德,没有责任和法律约束的规范,金钱的欲望也会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大灾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能心平气和地倾听冯仑的倾诉,甚至“胡言乱语”,本身就是一种宽容与自检。
    没有人可以永远伟大,生命的伟大在于精神,哪怕你是草根的精神,也一样垂青史,励后人,虽然微不足道。
    正如冯仑自言: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流氓物产阶级的生活习气,士大夫的精神享受;喜欢坐小车,看小报,听小曲;崇尚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很俗,也很真实。这就是被人骂也被人欣赏的冯仑。正是这种文字里的朴实,也让我们看到善“秀”的冯仑并非真实的冯仑,也不是精神的冯仑,而是社会定义的冯仑。
    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能真正主导的只有父亲、母亲、儿子、女人、丈夫、老婆、朋友、同事等等,其他的角色多多少少是社会给你定义的,你改变不了,也无力改变。既然如此,我们该做的只有适应社会变化,内心世界保持自己追求的纯净或者单纯。
    王石的评价是,冯仑这个人,聪明绝顶,侠义肝肠,嬉笑色骂皆文章,百计千心成万通。也算中肯,毕竟王石更了解人在江湖一起飘过的痕迹与情感。
    读人要读心。《野蛮生长》值得用心去思考,但没必要对号入座。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看看几千年前孟子的思考,我们也许会领悟到我们每一个社会人的“野蛮生长”,我们都是自己哭着来,别人哭着去,那么为什么不坦然自若?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人一伟大就贴在土墙上,是完美崇高的象征,但是实际上那些贴在土墙上的人,都是崩溃得最快。只有那些活在别人心中的伟大,才值得世人敬畏。
    原来我说摘写到100句,现在看来,81句也够,九九八十一,也够圆满。因为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更多的未知的思考。
    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什么?
    冯仑:意外之喜。
    你最轻视的是谁?
    冯仑:道德先生。
    你这一生最爱的人或事物是什么?
    冯仑:折腾。
    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冯仑:勇于牺牲,敢于胜利。
    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冯仑:率真而聪慧。
    你最看重朋友什么特点?
    冯仑;赤裸裸。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冯仑:伟大是熬出来的。
    我不企求伟大与否,活着,真实的活着,健康地活着,做自己喜欢且有能力做的事情,把它做得有意义,愉快地经历,懂得感恩,懂得责任,懂得欲望的内涵,懂得几万个日日夜夜心脏跳动的价值。
    足够。

 

推荐阅读:

2008-01-24 | 冯仑一生最爱是折腾         (八)

2008-01-20 | 死亡只对活着的人或企业有价值(七)

2008-01-19 | 你选择和什么人成为对手?    (六)

2008-01-17 | 征服别人不如征服自己        (五)

2008-01-13 | 草根崛起的秘密在人性修炼    (四)

2008-01-12 | 冯仑“野蛮生长”的背后      (三)

2008-01-07 | 伟大未必能熬得出来          (二)

2008-01-06 | 妥协,放弃及冯仑这“疯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