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绕着风景”演话剧


杨立新,“绕着风景”演话剧
文/曹喜蛙 王振辉
    当年的杨立新学表演就是为了有个好工作,至少不用去插队。1975年他考进人艺,他自己说考试的过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给老师朗诵了一段《西沙组歌·序歌》,就痛快地成为人艺话剧班的学生。北京人艺培训班的一大特点是“团带班”,学生们进行舞台实践的机会很多,他只学了一年就走上舞台参加表演实践了,著名演员林连昆是他的班主任。
    没几年杨立新就以勤恳和扎实的功夫成了人艺的一根台柱子。他从《茶馆》里卖耳挖勺的老头摇身一变成了秦二爷,《天下第一楼》里不再是反串旦角的大少爷,而是一顶一的男主角卢孟实,还有《蔡文姬》里的周近,《雷雨》里的周朴园……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秘密,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里张国荣的配音其实就是杨立新,但字幕没有打配音演员的名字。

    随着“人艺”的话剧走遍世界
    说杨立新是“人艺”实力派的著名演员,不如说他是传统派的新锐演员,说他传统是说他功底好,说他新锐是说他从不拘泥。他被全国观众熟悉是从电视剧《我爱我家》开始,在电视剧里与文兴宇文老爷子演一对父子。其实,最能显功底的是他在话剧《天下第一楼》《阮玲玉》《蔡文姬》《茶馆》等里的演出。他会唱京剧、越剧、二人转、京韵大鼓,他在《天下第一楼》里演的大少爷反串旦角儿的一段,都是他现场唱的,他管这叫“艺不压身”,可惜话剧的传播范围小了点。
    “人艺”在中国话剧界的地位是不可摇撼的。杨立新说,他随着“人艺”的话剧去过很多国家,比如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等。他说,美国去得比较多,洛杉矶、纽约、圣地亚哥、华盛顿、休斯敦等城市都去过,在休斯敦还看了一场火箭队的篮球比赛。因为去美国演话剧,他们演员都是坐飞机去,但道具布景则要火车运,通常道具比他们演员晚两天到达,而这个富裕出来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去当地的各个景点看看、采风。
    杨立新说,话剧在文化、深度上要比电影、电视深刻些,对演员的要求较高。他说好的话剧一定是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只要看词都能看得懂。他说萧伯纳的话剧《巴巴拉上校》很容易看懂,看完之后你会觉得肖伯纳不仅是剧作家,还是思想家、哲学家、剧作家,他对社会的剖析非常深刻。

    “Made in China”与两伊战争
    “中国制造”非常之多,多到什么程度,只有去过国外的人能体会得到。杨立新说,在国外购物经常会买到“中国制造”的产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那次去日本,看到一个挂在墙上的电话,觉得很新鲜,二话没说就买了回来,回到家才发现是“Made in China”,他自嘲地说这是促进中日贸易的交流。
    在德国首都柏林他们品尝了有名的黑啤酒,在那里吃法国大餐也很惬意。他说,很可惜没有去法国。那次是1980年,“人艺”的《茶馆》剧组去了法国、德国、瑞士演出,而他所在的《王昭君》剧组那时是去香港演出。记得当时两个剧组同时出发,起飞一、两个小时后《茶馆》剧组接到了“两伊战争”的消息,不得不绕道飞行,结果多飞了一天多,飞到卡拉奇又转道飞往德国,很有意思。
    他说出国旅行,语言可能是一个问题。但在国外演出时,观众可以通过同声传译、字幕、无线耳机克服语言的障碍。1980年《茶馆》去美国演出的时候还是同声传译,1989年他们在日本演出《天下第一楼》时观众使用的是无线耳机,现在更多的是用字幕来表现。
    在国外感触很多,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产物,比如独特的产品或文化。他说,相对讲,加拿大地广人稀,所以加拿大房间的宽敞度让人吃惊,在那里的感觉是床离门很遥远。而中国香港人多地狭,连酒店的房间都很狭小,甚至洗手间都是“挤”出来的一个小地方。
    遗憾的钢琴博物馆
    杨立新演了不少影视剧,如《半边楼》《我爱我家》《心里诊所》《中国餐馆》《海瑞》《明星制造》《大法官》《冬天不冷》《我爱我车》《心理较量》《甲方乙方》《历史的天空》《命运呼叫转移》等,所以在“名利场”的娱乐圈,他总算没有什么遗憾。
    他说别人总以为他们拍戏去的地方多玩的就多,但他觉得地方是去了不少,但并没有真的“玩过”。拍戏的时候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待上1到2个月,总觉得有时间去周围玩玩,可往往拍戏是越来越紧,越到后来越觉得时间紧。那次在厦门拍戏拍两个半月,只有一次晚上去鼓浪屿转了一圈,据说那里有个钢琴博物馆,很遗憾没去钢琴博物馆看看。在大连,也只是大巴车上看了眼著名的星海广场。
    尤其1991年在西安拍摄电视连续剧《半边楼》时,住在长安县的西北陆军学院,三个月哪也没去玩。拍戏他很专心,没有自己戏的时候跟人谈剧本、琢磨。不过那次还不错,最后制片给安排了趟车让大家去兵马俑、法门寺看了眼。
    杨立新说,在国内话剧演出有个问题,就是一般多是在省城才具备演出条件,所以他们文化欠发达及边远地方去的少,可以说他们是“绕着风景”演话剧,所以很多省区,如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地几乎都没去过。
    杨立新说,其实他是很喜欢旅游的,2006年他和朋友去西藏旅行过,在那里他还是稍微有些高原反应。但春节、黄金周出去旅行的次数还是很少,因为那个时段外出旅游的人实在太多,那种感觉简直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