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注税业务,你们做得好“大”呀!!!


   2007年我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由国税总局管理中心组织的《关于注税行业准则》文件起草的会议。会上就江苏注税业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国税总局规定可做监证业务的内容只有4项,而江苏相关部门把它扩展到12项,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当地的税收征管,但无形中增加了纳税人的成本。税务机关把税务师事务所当成自己的儿子来支持,这样做是否合适,答案是明确的。在会上,江苏某地事务所声称:其人均营业额达到50万,对此我马上提出置疑,你这50万是由什么构成的?若是做汇算清缴和监证业务,国内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不过就人均20万,就算你们是最好的,请问其它的钱是什么?从哪儿来的?如果是做税务顾问、税务筹划,请讲一个案例让我们学习学习。若是“铲事”取得的,是地方保护主义取得的,我看经验就不值得推广了,对方无语了。

    现在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点“年轻”,何必这么认真呢!去年我看到一个注税行业百名排行榜,第一名是浙江宁波的一个事务所,年营业额达到3000多万。据我了解,江苏的某个县一个税务师事务所年营业额达到5000多万,但是他们没有上报此数字,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发表上述言论,绝没有另眼看待浙江注税行业的意思,更不敢对国税总局所树立的典型“品头论足”。在这里我只想说得是,只有完全市场化,才能保证注税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