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为什么说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人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原创)


 

[优秀论文]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三)

为什么说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人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

陈绪国

 

为什么说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人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

 

所谓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在人的多种需要层次中占居最高位置的需要类型,它是在一般需要层次得到基本满足以后,人的需要的最高理想、期望值。

所谓最基本层次的需要,是指在人的需要层次构成中,具有最普遍意义的需要,它能够影响和制约其它各个层次需要的目标值和质量值。

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塑造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性、决定性的需要。最基本层次的需要,则是人的普遍性、经常性的需要。

正如马斯洛“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不是恒定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是要不断更新、不断创造的永远不停工的自我塑造的“永动机”。无论如何,无论是穷人和富人,也无论是春风得意之人或者是落泊多舛之人,或者是其他什么样式的人,都有各自的内心世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打扮、塑造出有一定品位的人,包括了能动地打扮和塑造和被动的打扮和塑造。对于青年人而言,当然是要主动地打扮和塑造自己,同时要变被动为主动。

那么,为什么说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人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

一般来说,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界限分明的,不过,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特殊性是在普遍性基础之上、发展了的个性;普遍性是向着特殊性扬弃、演进以至渗透了的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存在着长消现象、排吸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同一”现象。

教育的分类,有学历、非学历教育之分。学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职工教育、特殊教育等门类。学历教育,层次分明,普通教育的:从低级到中高级,依次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硕士研究院、博士研究院、博士后研究院等7个层次,专业门类齐全。其他教育门类,都各个千秋,但高等教育的层次一般限于大学本科以下。

再教育的类型,包括垂直型再教育和交叉型再教育、组合型再教育。

垂直型再教育,指按部就班地推进的再教育。主要指普通教育系列的递进过程。

垂直型再教育的等级: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初中毕业以后,再读到高中毕业,可以称之为一级再教育;读到大专毕业,可能称之为二级再教育;读到大学本科毕业,可以称之为三级再教育;读到硕士学位毕业(含研究生),可以称之为四级再教育;读到博士学位(含研究生)为五级再教育;读到博士后研究生,为六级再教育。

交叉型再教育,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交叉推进的再教育,主要指接受过普通教育以后,再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

交叉型再教育的等级:初中毕业以后,再读到技校毕业,可以称之为一级交叉再教育;大专毕业以后,接受同等学历的职业教育,可能称之为二级交叉再教育;大学本科毕业以后,接受同等学历的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三级交叉再教育;硕士学位毕业(含研究生)以后,接受同等学历的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四级交叉再教育;博士学位(含研究生)毕业以后,接受同等学历的职业教育,为五级交叉再教育;博士后研究生毕业后,接受同等学历的职业教育,为六级交叉再教育。这里是学历对学历的交叉型再教育系列,还有大量非学历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好分类,这里忽略不计。但这决不是意味着非学历的职业教育没有用处,那些短、平、快的职业培训,多少还是有一些作用的,只是没有容易对比的尺度。

以上“垂直型再教育的等级”系列,是“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组合推进,基本上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普通教育如果是双学历的普通教育,应当算作“组合型”再教育。应当列为六个等级层次,还是几个等级层次,还有待权威部门认定,这里不再列举。

以上“交叉型再教育的等级”系列,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组合推进,属于基础教育的再教育范畴;职业教育如果是双学历的普通教育,应当算作“组合型”再教育。应当列为六个等级层次,还是几个等级层次,还有待权威部门认定,这里不再列举。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了,九年义务制教育难以推行。不过,给农村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只要是实用技术的,农民们都很欢迎。今后,农村教材改革的方向,农村的半数以上的初中,应当改为农业技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已经高达600万,有20%以上难以找到工作,教育资源浪费和家长经济损失惨重,双重困厄现象需要认真解决。

许多大学生毕业以后,一鼓作气地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自觉地接受再教育,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代表当前青年人接受再教育的主流意识。

文革中的老三届、新三届的阶层分化很明显。一些接受过再教育的老知识青年,基本上走上了中、高级干部的岗位,工作、生活比较稳定。一些未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基本上没有得到重用,下岗失业的为数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知青,那怕同一职称水平的,读过研究生的与没有读过研究生的相差悬殊。没有读过研究生的,基本上在原单位原封不动;读过研究生的,有的从企业被聘任到政府要害部门当要员,有的被聘任到大学当教授。

 

从人类学观点来讲,人的“需要-满足-再需要-再满足”的演化,常常伴随着“物质-精神-物质-精神”的相互传递过程,愿望的实现与需要的满足,起中介作用的,就是科学、知识。在未废除“本本主义”之前,“本本”就是身价的代表符号。科学、知识,能够给人类带来物质实惠,满足人们物质的某种需要;科学、知识,又能给人带来精神实惠,满足人们精神上的某种需要。知识对于人类尤其是青年人来说,如同空气、阳光、布帛菽粟一样须臾不可分离的。所以,接受再教育,又是最基本层次的需要。

并且,接受再教育是无止境的,接受范围是无固定的,所以,接受再教育,又是青年人最高最基本的需要。

从当代教育的事态来看,其发展趋势是回归教育和终身教育。

回归教育,意思是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地接受再教育。

回归教育的存在,说明人们接受教育和训练,是“从01”、“从10”再“从01”等,由低级向高级、更高级推进。回归教育的存在,也说明人们接受再教育的需要,也是最基本层次的需要。

终身教育,就是从幼儿园启盲,直到临终,一辈子接受教育。

终身教育的存在,也说明人们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当然,说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人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并不排斥人的正常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其他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基本的需要,只要是具有一定质量标准、道德标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肥作用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个人的需要层次,可能不局限于一个层次之内,是可以根据情况,作一些调整的。人的需要,一般是高、中、低档次合理搭配,相得益彰。

 

如何调整非正常的需要层次欲望的偏离度

 

如前面三部分叙述,当前青年人中,存在“温饱至上型”、“行乐至上型”两种非正常的高级层次需要的情况,将其加以矫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青年人调整高级层次需要的座标值。即引导他们将追求金钱刺激、物质享受、超级娱乐享受放在次要位置上,要克制自己的不当欲望。第一是要求一定戒毒,第二是要求一定戒赌,第三是要求一定戒色。这是当前和今后的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2.把握机遇,把握宣传的力度,加强需要层次的宏观调节,对于宣传、管理不到位,将要使用“连坐法”。如一个团组织内,发现吸毒的,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并追究相关上级的领导责任,包括政治处分和罚款等责任在内。

3.国家应当试行成年人义务教育制度,用强制性、行政性手段,组织青年人接受回归教育以至终身教育。成年人义务教育,应当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为主。

4.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真正造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大幅度提高知识分子和工人技师、农民技师的地位。要改变“读书不如不读书”——读书不如种田、不如经商、不如搞副业、不如游手好闲的知识倒挂制度。

需要层次理论,在西方世界是企业行为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一种很好的行为控制技术,用于企业职工的心理教育,可以矫治年青人的许多心理疾患,解决许多疑难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认真地正视青年群体中的离散现象,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综上所述,青年人接受思想考验,以确立新的人生坐标,把接受教育与再教育作为人生中的第一需要、最基本需要和最高需要,是多么重要。

 

 

原创:陈绪国 原刊于《黄石青年》1988年第3期。后参加“海观山杯”青年励志论坛大赛,获优秀成果奖。

本文修改于20081127日至28日,有大幅改动

 

 

中文实名网站:价值中国-环球资讯-陈绪国

http:www.chinavalue.net/218258/Dfault.aspx/

QQ[email protected]

 

字数: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