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一)
我国青年三类“最高需要”型心理人才简析
陈绪国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主张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种,认为他们存在一种层次关系。这五种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学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最高层次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指的是人类主要依靠精神的动力,促使自己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愿景,希望与自己有对称的工作,希望自己成为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的“社会人”,而不是碌碌无为的“自然人”。
一个人一辈子有多种需要,有物质追求的多种需要,同时有精神追求的多种需要。实现个人理想,固然有客观条件的种种钳制,影响美好愿望的实现,但关键在于自我修养,自我适应,自我抗争。总之,关键在于“自我”,关键的关键在于“自我修养”这样一个“自我实现”的定律,特别是对于年青人来说,具有普适性价值。也就是说,关键的关键,是青年人的黄金时代—年青时代,关键的关键,在于自觉地接受教育与再教育。
需要层次理论,在行为科学中,占有突出地位。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可以透视、研究、解析当代青年人的有关性格、意志、要求、愿望、理想、情操、德行、政治素质、思想脉搏、思想修养和生活方式、科学态度、工作作风、认识感知、社会心理等个性特征,以及青年群体的个体与群体现象,包括聚凝现象、从众现象、离散现象、变异现象等纷繁复杂的问题。
譬如,当代年青人为什么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为什么年青的社会青年、年青的干部犯罪率居高不下?为什么有的人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做的坏事越多?为什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人的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了,人的精神面貌反而开始颓废起来了?为什么绝迹几十年的“黄、赌、毒”死灰复燃,到处蔓延?为什么有的人侵吞国家财产、群众利益,肆无忌惮狗胆包天,不怕杀头枪毙打毒针?为什么有的经济汉奸吃里爬外卖国求荣,置国家安危民族利益而不顾?为什么有的人打着改革的旗号反改革,浑水摸鱼鲸吞豪夺不吐骨?
又譬如,为什么“包二奶”现象越来越多,离婚率越来越高?为什么有的人本来不富裕,生活越来越奢侈,红白喜事越来越铺张?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我国农村仍有不少地区存在许多文盲、半文盲和科盲、半科盲?为什么有的年青职工,企业出工资出钱请他们到培训中心去接受免费培训,他们反而三请四请而不来?为什么企业买一项外国的专利产品与技术,需要花费天价花费很长时间,而我们只得“望利兴叹”?等等
以上淋淋总总的现象,都属于控制论、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范畴,都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说加以概括和总结。归结来归结去,每个人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第一需要,也是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
学校、青年团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研究人的需要,尤其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而其主要对象自然是青年人。青年代表着祖国的力量,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研究、了解、关心、教育、帮助和扶持青年,教导青年人把个人终生有决定性意义的需要,作为最高最基本层次的需要和第一需要,是青年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 我国青年三类“最高需要”型心理人才简析
人的需要,根基在于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遂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需求理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青年人的变化尤为突出。
按行为性质划分,当代青年已经分裂为不利于自我成长的两大类人,和利于自我成长的一类人。他们是“温饱至上型”、“行乐至上型”和“理智至上型”三大类型的时髦青年,他们所在的社交环境、社交活动和心理因素、价值取向、主观愿望、客观需要等,各自不同。
1.以“温饱”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的年青人,把生理的、物质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如超越自身能力,追求超高品位、超前化的奢侈生活,透支消费、透支时间和透支人生。贪图金钱,贪图物质,贪图享乐,爱慕虚荣,见利忘义,物欲横流,我行我素。这类人的世界观,基本上是狭隘的自私自利型、损人利己型、损公肥私型世界观,他们常常置个人利益于他人利益、国家利益之上,违反常规,违反公序民俗,甚至违反党纪国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按照孔圣人的说法,一个精灵降世,本来是白璧无瑕的,没有师长、大人的循循善诱,就会近墨者黑。反之,有了师长、大人的循循善诱,就会近朱者赤。这对于人的性格塑造、素质培养来说,有没有循循善诱是大不相同的。
但是,从一个幼年人成长为青年人,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将会面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这时,从学校、从家长所听到的教诲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大家努力改造世界观,自觉地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也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需要”三位一体。
2.以“行乐”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的年青人,沉湎于无聊的娱乐消遣的的需要,沉湎于棋牌、麻将、舞场、K厅、网吧、美食、娱乐场所等寻求感官刺激性的场所,不能自拔;甚至沉湎于赌场场所、色情场所、毒品场所和其他不健康、不文明的场所之中,寻求超级的感官刺激,不能自拔。贪图美色,贪图享乐,爱慕虚荣,色欲横流,我行我素。这类人的世界观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及时行乐型、乐不思蜀型、忘乎所以型自甘坠落型人才和饮鸩止渴型自暴自弃型人才。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指年青人容易学坏,容易染成坏的习气,继而聚合成坏的风气,感染成坏的风潮。
当然,寻求快乐,寻求刺激,也是人的天性使然。但是,疯玩狂乐,娱乐至死,胡吃海喝,甚至暴殄天物,这种“超前消费”应当禁止,尤其是涉黄、涉赌、涉毒品这“三涉”要绝对严格禁止。
以上两大类“有问题”的作为最高层次需要的人和事,看起来好像完全是“个人消费自由”的私事,不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其实不然。因为整个社会是个总集合体,是由一个个的中小集合体构成的。超前消费者,是由一个个的个体、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集合体,即子集的集合体。子集的家庭、个人即超前消费者,与银行或金融中介方环抱,构成中集集合体。子集包含于中集,中集包含于总集之中,总集包含中集、子集。
当子集集合体普遍地将普通消费层次提高到最高级的消费层次时,超越了消费承受能力,压迫了金融和金融担保机构,就会发生全国性的金融危机甚至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以美国为例:这个93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3亿人口中,中青年人仍然占75%以上。在这个“金钱万能”的社会里,拜金主义、超前消费主义泛滥成灾。日常购物,贷款刷卡消费;购买奢侈品,贷款刷卡消费;购买汽车、洋房,贷款刷卡消费;几乎一切都是贷款刷卡消费。美国人平均贷款债务,多达16万美元。美国光消费毒品的数量每年多达2万亿美元。美国人平均有12个性伙伴。美国的基尼系数、贫困率、犯罪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超前消费主义,远远超过了个人、家庭的经济能力,超过了贷款担保金融机构的抗御风险能力,久而久之,像定时炸弹一样地引爆了今年美国的金融风暴。金融风暴很快席卷了老牌工业国家和新兴的产业国家,全世界的股市大跌,狂泄不止,市值蒸发高达数万亿美元。美国的许多金融保险机构严重亏损或倒闭,政府担保7000亿美元也难以救市。冰岛宣布“破产”,韩国、东南亚和西欧告急。真是: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60多年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消费层次理论)不是空谈,也不是老生常谈。
作为青年人的自我修养,其哲学精髓在于“八戒”:
一戒骄。
骄,《说文解字》的断义是:马高六尺为骄。《诗》曰:“我马为骄”,意为桀骜不驯。
戒骄,就是戒除骄气,包括戒除自高,自大,自满和过于自衿。
俗话说,骄兵必败。青年人工作上要高标准,生活上要低标准。不媚富,不攀富,也不仇富。除却了骄气,可以长正气。有了正气,将会一身轻松,什么诱惑也薰不倒我们,什么糖衣炮弹也击不倒我们。
二戒燥。
燥,《说文解字》的断义是:干也。从火,喿声。
干,有自干、他干两说。自干,是自身缺乏水分、养分。他干,是被他人挤干、烤干水分、养分。
戒燥,包括戒除浮躁的心理和行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当心理素质处于劣势时,就抵御不住外界的诱惑,抵挡不住炙热气候的考验。
俗话说,坐怀不乱。坐得正便行得稳,坐得不正就行得不稳。青年人应当在任何时候经得大风大浪的考验,在失败时不气绥。除却了燥气,可以长志气。长了志气,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们,什么挫折也压不倒我们。
三戒贪。
贪,《说文解字》的断义是:欲物也。指特别过分地爱恋、挥霍资产、财物。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书写过许多反贪的文章。反贪,不仅仅限于反贪官,而包括对于每一个人反贪心。
汉代郑均: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赃,终身捐弃。(后汉书-郑均传)意谓财物花尽了还可以得到,而如果当官贪赃枉法,则终身为世人所唾弃。捐弃,即抛弃,唾弃。
明代方孝孺:利可以养生,可以伤生。(逊志斋集卷十九-云敞赞)意谓财利可以让人滋润地生活,也可以伤害人们的正常生活。
明代王信:俭足以久,死后不累子孙,所遗多矣。(明史-列传第五十四)意谓只要节省,就足以维持久远,死后也不累及子孙,反而可以留下许多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
明代杨继盛: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言志诗)意谓男儿应当为国建功立业,把自己的图像画在凌烟阁上,不爱钱财,而为国家是第一等功业的人。
清代王夫之:天子斤斤然以积聚贻子孙,则贫在国;士大夫斤斤然以积聚贻子孙,则败在家,庶人斤斤然以积聚贻子孙,则后世饥寒而死。(读通鉴论-汉高帝)意谓从天子到官僚到老百姓,人人都不为国家而为子孙孜孜以求积聚财产,不择手段,那么,国家必然贫困,家庭必遭后患,人心多会死亡。后代人说“腐败不除,党性不立,国将不国”就是这个意思。
明代张居正: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张太岳集卷之十五)意谓一个人要节制对于获得物和使用物的欲望,否则,就会对于财物会有无休无止的追求与挥霍。
明代张羽正:罪莫大于贪。(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意谓人类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心不足。
以上列举这么多案例,说明了官员有官员的贪心,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贪心。只是贪心的危害性有所不同罢了。
贪心与挥霍浪费常常是孳生兄弟。钱财挥霍浪费完了,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发横财的机会,发了横财便助长挥霍浪费的歪风。循环往复,如此而已。
赌博的人的心理,都是贪心驱使的。赌波、赌六合彩、赌三公、赌翻说(麻将大赌)、赌猴子翻山红八马(骨牌大赌)、赌纸牌、赌老虎机等,赌这赌那,输了想赢,赢了想再赢多些。结果表明,大多数人是十赌九输,许多人输得倾家荡产。多半是年青人在赌博,而年青人往往输得更惨。有的足球队员也喜欢赌波,结果输得非常的悲惨,连自家的房子也输掉了、老婆也输跑了。
四戒欲。
欲,《说文解字》的断义是:欲即欲望,贪欲。形声字,欠为形符,谷为声符。
欲望,是一种不符合常理的愿望,往往超越现实条件的许可,做一些主观武断的推测、揣摩、打探、试探,甚至铤而走险。
贪欲,是指对于钱财的贪婪的索取、欺诈、蒙骗、诱饵、榨取、侵吞、豪夺、瓜分、哄抢的超常规的欲望。
欲望,还包括色欲。色欲,几乎是与贪欲并列的声名狼藉的词语。
欲望,是行为人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感知周围散发的气息,反馈在人的大脑中的加工与再加工的过程。当行为人对于某些事物发生兴趣,引起注意时,随即产生好奇、占有的念头。感官越受刺激,欲望就越大。
《礼记》中有五味六和之说,酸、苦、辛、咸、涩,加之滑、甘谓之六和。这是儒教哲学的观点。
佛经上有六尘之说,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六尘通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易受污染。这是佛教哲学的观点。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来的。这是实践论的哲学观点。
儒教哲学、佛教哲学的观点,是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欲望是先天性的,先天不足,需要后天弥补。毛泽东哲学的观点,认为人的欲望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发生联系的,人先天不足,需要社会实践经验来弥补。
贪玩欲,贪吃欲,贪花欲,贪财欲,贪赌欲,贪色欲,这些东西,像毒品一样,只要沾上了,就不那么容易脱瘾。这是现实性的“老、大、难”问题。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必须要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这将是一种世界观与意志的长期的考验。在改革开放中,国内外的阶级敌人,将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年青人一代身上。因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我国年青人吸毒现象,是一种最令人痛心的现象。据广州日报2005年6月27日A1版报载,截至2004年,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人,比上年增加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0%(一说85.1%.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网)。全国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达33975名,全国累计报告的89067名艾滋病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感染的占41.3%。据估算,每年仅吸食海洛因就至少耗费270亿人民币(一说400亿人民币.中国警察网2008-04-30),每年有10万人因吸毒死亡。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我国毒瘾戒断复吸率达90%(找论文网)。就是说,毒品一旦上瘾,跑也跑不脱。
聚众吸毒的主要场所,是宾馆、酒楼、K厅等。吸毒青少年由富家子弟发展到穷家子弟。我国当前的实际吸毒人数,远远超过鸦片战争时期的吸毒人数。吸毒的危害胜于瘟疫,吸毒问题已经涉及“中华民族的兴亡了”(江泽民语)。
五戒色。
色,《说文解字》的断义是:颜气也。从人,从阝(节,阝中间有一点)。凡色之属皆从色。总的来说,色指脸上的气色、神情。会意义。示人心有所感应,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气则现于眉宇之间。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指的是色欲可以祸国殃民。
佛教六戒中,色戒为第一戒。色戒是佛门弟子修炼的终身必修课。佛教甚至残酷无情到一辈子禁止佛教徒从婚,亦不得与女人有染。
许多寺庙中有关于色戒或戒色的对联,以其宗教特色流传千古。
南京永济寺的对联有:“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告诫人们不要被尘世间花花绿绿的斑斓色彩(暗指物欲、色欲)和粉饰太平的糜糜声音所迷蒙。
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永济寺的对联有:“风声雨声虫声鸟声焚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告诫人们不要被尘世间花花绿绿的色彩和喧喧扰扰的声音(暗指物欲、色欲)所迷蒙。重点是由声而色,由色而空。
当然,当代的年青人,不一定要当僧人,一辈子不娶老婆不生孩子。也不一定当苦行僧。
当代的年青人,需要共同遵守婚姻法、计划生育法和禁止卖淫嫖娼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生育观和家庭观、贞洁观。
当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卖淫嫖娼盛行,不洁的滥交,又导致爱滋病广泛传播,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由卖淫嫖娼引发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总之,加强年青人的管制,在年青人群体中提倡戒色,不是一件小事情。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一定要在学校里开设这一门课程,让大家都受到严肃的教育。这门课实际上比性知识讲座更为重要。
3.“理智型”青年人才,则把接受教育与再教育、不断追求科学文化知识当作自己毕生的历史使命,把提高自身素质、巩固智力成果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把不断成长、进步、事业、奉献、成就等作为终生目标。大量优秀的青年才俊、新长征突出手等属于这一类人才。
当前,在农村,发展三高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需要科技型、开拓创新型和带头致富型青年人才。农村青年突击手们要当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模范,要当科技致富和传播科技知识的模范,要当保护集体财产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范,要当反赌博反懒惰反贪污浪费的模范。一切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当前,城市青年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年青人长期待业,无所事事,需要利用空闲时间争取多学习一些实用技术。多学习一些自己创业的本领,煅炼社会适应能力。
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许多年青干部,能够自觉地坚持业余学习,攻读双学位或硕士、博士学位。这是最具有学习、自学积极性的年青人。他们的动力,来自于自我加压,自我奋斗,自我煅炼。
山东省残疾青年张海迪背椎骨截瘫,自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在轮椅上坚持不懈地学外语,学哲学,学写作,出版了3部著作。她的事迹,曾经上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新华社的头版头条新闻。1993年,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系硕士学位。1998年起,张海迪担任中国残疾人协会主席,2008年担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新长征突出手、全国学雷锋积极分子。她的事迹说明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张海迪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个时候,经济改革刚刚开始,城市工人的工作比较稳定,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社会上也没有这么多贪污腐化现象。
28年过去了,全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张海迪了,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也几乎销声匿迹了,学习雷锋精神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少了。
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年们,不满资本主义权贵利益集团的奴役和压迫,读马列主义著作成为最时尚的潮流,他们也学雷锋、学张海迪,学毛泽东。尼泊尔共产党运用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理论,终于推翻了封建王朝,全国人民获得了民主和自由。现在中国的许多年青人,将“一切向钱看”当成了最时髦的选择,“搞钱”成了他们的最高和最基本的需要。甚至认为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他们认为不需要。这是一种社会退化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帝国主义者将“和平演变”的梦想,寄托在中国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他们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寻找经济汉奸和革命的叛徒,寻找如李林甫那样的奸臣和代言人,企图如前苏联那样,一夜之间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
因此,接受教育与再教育的需要,是青年最高和最基本的需要,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笔者在80年代初是这么写的,现在还是要这么写,将来还是要这么写。因为,真理是阳光的,是普世的,是经得起岁月的薰陶的。
在以上三类人中,第一类受封建思想和拜金、拜物教思想影响较深,是青年中较危险的人,要重点加强政治领导,以便挽救他们。第二类是受人本自由主义和玩世不恭思想影响较深,也是青年中可悲的,也要及时地教育、引导和挽救。第三类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人,要注意鼓励和保护他们,让他们发挥榜样的力量。
中文实名网站:价值中国-环球资讯-陈绪国
http:www.chinavalue.net/218258/Dfault.aspx/
字数:7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