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维的症结之五
“救市”与政治
世界经济危机快跌至谷底。出手“抄底”是经济行为。中国有18000万亿的傻钱不会用,大家都劝中国出手“救市”。美国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形容,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这可能也是一个参与世界金融体系,拥有美国金融资产,直接与华尔街金融挂钩的历史性时机。
“美国实体经济,包括高科技经济基础还是好的。”(温总理语)所以见机“抄底”,“存钱不消费”的中国出手救市。世界认为中国见机做了一桩适合中国落后水平的聪明生意。得到肯定的是美国的制度,而不是中国政治。
”金融危机的后果将是美国金融霸权的没落,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独大地位的消减。欧美的全球金融经济核心角色将随之淡化,新兴经济加快崛起,尤其东亚的金融经济地位将会日益重要。英美的自由放任金融模式已发展到终点,今后将要进行大改革,其金融领先优势自必大减。”(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
这结论是错的!
“东亚的金融经济地位日益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日益走向“英美的自由放任金融模式”逐渐富裕的结果。
本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是减排引发的。美国一直不肯在国际减排协议上签字,说明美国对减排的后果有充分的估计。“美国当前的危机是长期低估风险造成的,是多种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处理起来更困难。这也是一场信心危机,”鲁宾说。冷战后,美国低估了中国印度的发展速度,发展中国家联合的强力因素,减排时间表提前,新能源开发科技跟不上气候变暖造成的“信心危机”,就是世界经济危机的主因。
南美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及石油产国没有危机。所有耗能大国都危机重重。落后小国永远有危机,不因世界经济危机而危机。
中国的制度,道德价值观,国营计划经济避免了中国的危机吗?没有。中国的经济海啸一样爆发:“衰退是整个经济体经济活动的重大衰减,持续时间超过数月,其影响通常可见于真实GDP、真实收入、就业、工业生产和批发零售额。”
中国的危机而不崩溃,不是中国制度政冶好,温总理说:“但中国经济有自身的特点,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8亿农民,国内市场广阔,特别是农村市场有很大潜力。我们必须立足扩大内需。”温总理还说,”面对变化的形势,中国加强宏观调控,采取灵活、审慎、富有弹性的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保持资本市场稳定。”
是中国农村忍受了中国危机。中国农民无知而无畏!
借钱消费的美国,能造就“美国实体经济,包括高科技经济基础还是好的。”产生巴菲特,索罗斯和比尔,盖茨的人才,用智慧把全球的资源用来创造财富。存钱不消费的中国,只能造就亏本的国营企业。提供廉价劳力资源靠别人向外发展。
借钱,激发了人的智慧。存钱,灭绝了人欲!
这就是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的哲学对比。《资本论》焰情分配,窒息了人类创造财富的智慧。重商的实用主义,激发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了一点重商实用主义,所以比过去有存款才能参与国际金融投机。这才是“救市”的政治。
美国众议院对7000亿救市计划多数人反对。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认为钱应当用在创造财富上,而不是平分的福利上。这就是“杀鸡取卵”还就“养鸡下蛋”的睿智运用。本世纪一共要花45兆亿才能解央减排问题,区区7000亿放一声“信心”的礼炮,有什么意义?7000亿应用在石油和生物燃能的开放上能赚钱,继续开发房地产不会生利。美国不向中国学《资本论》,美国不接受中国的愚教,举国欢迎向中国借钱继续消费。
美国的“信心”是有能力创造,所以消费。中国的“信心”是“灭人欲”,所以继续向内萎缩!
向外发展和向内萎缩都能生存下去。区别是挣扎和创造的能力不同。
我们赞扬中国的历史文明时,不要忘了,这种苦苦挣扎而活的哲学洋人是不肯接受的,他们把马克思出口留在了中国煽情!
南美巴西在这次世界危机中独享富裕,总统鲁拉十年前就将钱投在了生物燃料的开发上。巴西是一个借钱消费的美式国家。中国的视线不要盯住五千年的过去,要仰望星空,多看看世界,这才是重商实用主义让中国成为笑在最后的民族。
中国出得起钱“救市”,不表示中国成为了强国。沙特阿拉伯的回回们早于中国花钱买世界文明,至今还是愚味的一群傻B!
只有用智慧才能致富和征服世界!智慧是无价之宝。目前,还住在美国。它叫重商的实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