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奇幻类的新派武侠长篇小说《仙功奇缘》(作者属名贾羽),不料竟然引起我的两位同事(刘禹文、向还城)的争论。
正常的学术争论无可厚非,关键是涉及到了教育问题、立场问题。似乎事情在些不妙。
我觉得谈论一部并不见得有多优秀的武侠小说,不应该涉及上述问题,或许是有的同志过于敏感,或许是大题小作,或者是杞人忧天。金庸、梁羽生、古龙号称武侠三大盟主,他们的作品曾在几乎是一夜之间风靡华夏。尽管有的作品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成分,但并没有将读者带向“深渊”。
我想,许多名著都存在有所谓的不良成分,但都不失为名著。《仙功奇缘》我只是粗略地翻了一下,没有这样的不良成分,只是编造的比较离谱,人物的武功比较神奇,如此而已。
比如说东方若萍在生死攸关之机,将自己的乳房撕下抛向森孩儿;吐鲁浑惨吃莲女;清凉山下,森孩儿将铁笔判官变成一只壁虎,一顿狂吃才要了其性命,等等。
其实,我认为这都是作者为了好看而编造出来的情节而已,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人能够将什么变成什么。况且《仙功奇缘》是一部魔幻、志怪的作品,作者喜欢怎么编,旁人是管不着的。编出了格,自然有法律。
当然,如果是学术讨论甚至争论,都是正常的。只是这一次向教授的有些言辞的确过分,要懂得“失了准头的武器再精良也是没有功效的”的道理。
我平时很少看这样的小说,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兴趣。不像刘禹文老师,她是专门研究这类作品的,还出版过两部专著,最近还正在撰写一部。都是关于武侠文学现象的。
能够及时捕捉到文学现象,并有理有据地将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这既需要才华,也需要勇气。要知道,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是不承认这样的专著的,评职称的时候,也还是要解释再三,否则还是没有效果。没有办法。
网上也有大量的此类作品,但都因为没有正式出版,在此我不便评论它们的优劣。而〈仙功奇缘〉是正式出版了的,并且不是一部,是三部(江湖三部曲),前两部叫〈入世龙蛇〉〈碧血天涯〉,而〈仙功奇缘〉只是第三部。刘老师专心于第三部的评论,自有她的道理。
道理一:〈仙功奇缘〉比较前两部都更加奇玄;
道理二:〈仙功奇缘〉的整体结构比较前两部都更加完整;
道理三:〈仙功奇缘〉的人物塑造比较前两部都更加集中,等等。
上述的三大理由,并非我的发现,是刘老师的介绍。我至今没有看完这三部曲,所以在此不敢多作评论,本文只是因为两位同事的争论,才使我下笔写出了这篇不成熟的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