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天围着员工提的“问题”转的公司绝不是好公司,就像总是依着病人意见看病的大夫绝不是好大夫一样。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高层应该比员工站在高处,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地预见和看透存在的优势、问题、机遇和危机。
[匿名]222s在《基本责任做不好,何以做企业公民!——从盖茨“捐赠”谈起》发表:
现在公司就是这样啊,就像上面说的,好多建议没有人敢说,没有人敢提,一点也没有民主,只是一级应付一级,一级压一级,薪资体制也不完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辞职啊?值的思考啊,希望黄总还是健全人才管理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拍马屁的滚蛋.
如果真的是致命的问题,不反映就能得到解决?
人人都期望自己关心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将像人人都关心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细菌能否消灭干净一样。细菌没了,这个世界的动植物就健康了?一个真正健康的公司不是没有这样的问题(就像健康人身上不是没有这样那样的细菌,甚至不少小恙那样),更不是一个问题急救中心。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天围着员工提的“问题”转的公司绝不是好公司(就像总是依着病人意见看病的大夫绝不是好大夫一样)。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高层应该比员工站在高处,更全面、更系统(注意“系统”这个词)、更深刻地预见和看透存在的优势、问题、机遇和危机,整合自己能调动的资源(再强的公司资源往往也是有限的,有时只够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而根本顾不上其他,小问题就更顾不上了),去尽全力将自己已有的优势最大化,然后再去应对所谓的危机(有时自己的优势发扬了,危机和问题自然消除和减少了)。而且问题有轻有重,一定要循序渐进,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按下葫芦起来瓢,胡子眉毛一把抓。现在社会上包括公司里有这么一批人,站在边上手叉着腰——“快点!这儿葫芦起来了。快点!那儿瓢起来了。”让那些干事的无所适从(以前本人当过好长一段这种愚蠢的角色,把公司搞得很乱,很是懊悔)。
其实,如果你们俩([匿名]222s和[匿名]呵呵)真的融入这个团队,关心集团的近期重点工作,认真学习集团近期重点推动的文化和理念,就不难发现,目前集团所专注的就是通过文化创新、流程再造、机制改进,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你们所说的问题。比如:集团专注倡导推行CSP客户满意工程,三机制即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竞争机制(考评、选拔干部,解决你们所说的能者上庸者下问题等)、制衡机制(用机制制约、协调各部门及各种权力和责任)、两原则即企业文化认同原则(二位真的认同公司文化吗)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集团有正常畅通的渠道收集意见等)。
且举一例,你们就会明白什么叫经营,什么叫管理了。
自从2005年初任命范建厚为常务副总裁,尤其是2006年集团将总裁一职交于范总,我退出管理一线只任董事长之后,一年半多的时间,我一次市场也没有考查(检查)。全国大大小小专营店近万个,一个的门也没进。大家知道这完全不像一个曾经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的创业老板的作风,也不符合老板应常到市场一线的经典管理理论。为什么?因为如此庞大的且快速成长的营销服务网络,除了主流方向正确之外,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大力改进,成长越快问题越多,这是客观规律,就像真正努力负责的管理者,他越努力负责干的事越多,问题的绝对数量越大,取得成绩越大,犯错误的几率也越大一样。而且以范总为首的领导班子,从根本上继承发扬了皇明的创业精神和核心文化,以极大的热情和百分的努力超越了集团01-04年的发展瓶颈,他们的努力、负责精神、投入的精力一点也不亚于我,对于市场更是那样的全力以赴。当这个团队已沿着正确的方向竭尽全力投入时,任何人的指手划脚都只会让他们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比如说当集团正集中优势兵力全力专注华东、华南市场时,我去了西北市场,肯定会看到很多问题,而且我的标准肯定很高,我说呢还是不说呢?说了,董事长都干预了,肯定是大事,他们只好放下华南、华东的葫芦,赶快来按西北的瓢,弄得东西不得兼顾,干扰了既定的战略、战术方案,损失不可估量。而如果看到了不说呢?当地的营销团队本来是知道有问题(也许正在尽力改善),正提心吊胆怕上级发现,但看到董事长看了都熟视无睹,他们也就松了口气,可能以后会更肆无忌惮。
所以,一年半来,我强压着自己的老习惯,就是不转市场。结果呢?05年将文化不认同、人浮于事的员工淘汰近千人,而销量却增加近70%,利润翻几倍。06年上半年,销量增加近80%,利润增加两倍(节能降耗,提高效能的结果)。实际上,作为董事长的我心里是最明白不过的,不仅看到以范总为核心的管理层他们兢兢业业,也看到他们所推行的文化创新、机制创新的方向对路,即使有多少问题也挡不住集团突飞猛进的大势。
小伙子们(姑娘们一般不像你们这样心浮气燥、急功近利),不要一叶障目不见光明,尽管什么时候都有阴霾,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太阳能产业、皇明集团的前途是光明的,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投身到民族强盛,产业发展,个人成长的大潮中来吧!如果你们总是担忧、思虑、置身局外、指指点点,不身体力行、不参与解决问题,你们永远看不到国家、企业和你们个人的光明和前途,早晚要被时代大潮淘汰。请珍重啊!
[匿名]222s在《基本责任做不好,何以做企业公民!——从盖茨“捐赠”谈起》发表:
现在公司就是这样啊,就像上面说的,好多建议没有人敢说,没有人敢提,一点也没有民主,只是一级应付一级,一级压一级,薪资体制也不完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辞职啊?值的思考啊,希望黄总还是健全人才管理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拍马屁的滚蛋.
如果真的是致命的问题,不反映就能得到解决?
人人都期望自己关心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将像人人都关心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细菌能否消灭干净一样。细菌没了,这个世界的动植物就健康了?一个真正健康的公司不是没有这样的问题(就像健康人身上不是没有这样那样的细菌,甚至不少小恙那样),更不是一个问题急救中心。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天围着员工提的“问题”转的公司绝不是好公司(就像总是依着病人意见看病的大夫绝不是好大夫一样)。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高层应该比员工站在高处,更全面、更系统(注意“系统”这个词)、更深刻地预见和看透存在的优势、问题、机遇和危机,整合自己能调动的资源(再强的公司资源往往也是有限的,有时只够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而根本顾不上其他,小问题就更顾不上了),去尽全力将自己已有的优势最大化,然后再去应对所谓的危机(有时自己的优势发扬了,危机和问题自然消除和减少了)。而且问题有轻有重,一定要循序渐进,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按下葫芦起来瓢,胡子眉毛一把抓。现在社会上包括公司里有这么一批人,站在边上手叉着腰——“快点!这儿葫芦起来了。快点!那儿瓢起来了。”让那些干事的无所适从(以前本人当过好长一段这种愚蠢的角色,把公司搞得很乱,很是懊悔)。
其实,如果你们俩([匿名]222s和[匿名]呵呵)真的融入这个团队,关心集团的近期重点工作,认真学习集团近期重点推动的文化和理念,就不难发现,目前集团所专注的就是通过文化创新、流程再造、机制改进,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你们所说的问题。比如:集团专注倡导推行CSP客户满意工程,三机制即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竞争机制(考评、选拔干部,解决你们所说的能者上庸者下问题等)、制衡机制(用机制制约、协调各部门及各种权力和责任)、两原则即企业文化认同原则(二位真的认同公司文化吗)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集团有正常畅通的渠道收集意见等)。
且举一例,你们就会明白什么叫经营,什么叫管理了。
自从2005年初任命范建厚为常务副总裁,尤其是2006年集团将总裁一职交于范总,我退出管理一线只任董事长之后,一年半多的时间,我一次市场也没有考查(检查)。全国大大小小专营店近万个,一个的门也没进。大家知道这完全不像一个曾经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的创业老板的作风,也不符合老板应常到市场一线的经典管理理论。为什么?因为如此庞大的且快速成长的营销服务网络,除了主流方向正确之外,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大力改进,成长越快问题越多,这是客观规律,就像真正努力负责的管理者,他越努力负责干的事越多,问题的绝对数量越大,取得成绩越大,犯错误的几率也越大一样。而且以范总为首的领导班子,从根本上继承发扬了皇明的创业精神和核心文化,以极大的热情和百分的努力超越了集团01-04年的发展瓶颈,他们的努力、负责精神、投入的精力一点也不亚于我,对于市场更是那样的全力以赴。当这个团队已沿着正确的方向竭尽全力投入时,任何人的指手划脚都只会让他们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比如说当集团正集中优势兵力全力专注华东、华南市场时,我去了西北市场,肯定会看到很多问题,而且我的标准肯定很高,我说呢还是不说呢?说了,董事长都干预了,肯定是大事,他们只好放下华南、华东的葫芦,赶快来按西北的瓢,弄得东西不得兼顾,干扰了既定的战略、战术方案,损失不可估量。而如果看到了不说呢?当地的营销团队本来是知道有问题(也许正在尽力改善),正提心吊胆怕上级发现,但看到董事长看了都熟视无睹,他们也就松了口气,可能以后会更肆无忌惮。
所以,一年半来,我强压着自己的老习惯,就是不转市场。结果呢?05年将文化不认同、人浮于事的员工淘汰近千人,而销量却增加近70%,利润翻几倍。06年上半年,销量增加近80%,利润增加两倍(节能降耗,提高效能的结果)。实际上,作为董事长的我心里是最明白不过的,不仅看到以范总为核心的管理层他们兢兢业业,也看到他们所推行的文化创新、机制创新的方向对路,即使有多少问题也挡不住集团突飞猛进的大势。
小伙子们(姑娘们一般不像你们这样心浮气燥、急功近利),不要一叶障目不见光明,尽管什么时候都有阴霾,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太阳能产业、皇明集团的前途是光明的,你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投身到民族强盛,产业发展,个人成长的大潮中来吧!如果你们总是担忧、思虑、置身局外、指指点点,不身体力行、不参与解决问题,你们永远看不到国家、企业和你们个人的光明和前途,早晚要被时代大潮淘汰。请珍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