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中国赔款价值衡量
——答籍磊
[——籍磊
我也一直很感兴趣这类问题,能不能计算一下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赔款换算下来的资金是多少?不过,应该把货币总供给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来。]
————————————————————————
从下面两则来自网上的短文可知,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本利共9.82亿两白银,加上地方赔款,总赔款超过10亿两白银。实际赔付5.76亿两白银多。
怎样的方法来衡量这一价值额较好呢?以当时中国的岁入或岁出(与现当代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较多共同点)作比较,是可行的。我记得中学教科书使用的就是这个方法,现在看也并无不妥。
之所以说此方法较好,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小农经济国家,在当时极低的生产水平下,皇朝岁入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农民身上获取的可以动用的财力,这和工业化有进展后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当时的岁入、岁出,每年各约3亿两左右白银。由此可知,赔款额超过当时的三年岁入,实际赔款额也是两年的岁入额。这是多么巨大的天文数字啊!要知道,在当时那样落后的社会条件下,是极难从穷农民身上再搜括出什么东西的,当时的大量对外借款,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鸦片战争或甲午战争赔款,可用类似方法作比较。
与之不同,工业化取得进展的国家,国内资金筹集的回旋余地就大得多。因为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大的变化。
还要说一说,价值的衡量形式,实际也是历史地发展的。绝大多数种类的产品,三千年前花同样多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量,自然远远少于三千年后的产品量。就价值的性质讲,说数量相差巨大的不同历史时代的同种产品,其价值量是相等的,并不能说错——但并不是一个适当的衡量方法。下述表达则要好得多:与几千年或几百年前相比,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现在是那时多少倍。
从其他资料看,二战失败后德国的赔偿,撇开民间赔偿部分,国家对国家的赔偿,最终真正偿付的实际并不多;极度衰落、软弱的清朝连同后来的中国政府却是实际就赔付了4.5亿两白银本金的128%。这是列强对中国怎样的掠夺啊!可叹的是,现在的众多中国学者之类,纷纷地说当时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策,实际给中国带来了多少好处,骂共产党、马克思则早已成了时髦。人们不会承认,共产党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他自己。——引文中指出的苏联对庚子赔款的处理,是不应当遗忘的。
就如历史上数量不少的民族和强国对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掠夺和欺凌,在历史的演进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一样,列强对十九世纪的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最终使中国人民在极度的痛苦中觉醒了。同样地,几乎与国外资本侵入的半殖民地经济同步,也生长起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没有廉耻的中国的不肖子孙们,却振振有词地把强权政策演变成的历史反面,强说成就是当初的列强侵略掠夺政策的正面。
辛丑条约中国赔款多少
由于庚子赔款的还款期是39年,所以按道理中国应该到1940年还清这笔赔款。但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全额支付庚子赔款,而只支付了约60%(这些事实也很少被提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奥两国战败,中国趁势对德、奥停止支付赔款,
苏联政府于1920年正式宣布放弃对俄庚子赔款的余额。由于俄国在庚子赔款获得最多的30%,所以苏联放弃的庚子赔款余额,远多于美国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数额。
而且美国是退还赔款,并不是放弃赔款的权利,认为美国拿庚子赔款是应该的。当时美国是世界第一富国,就像富人拿出一点钱来施舍穷人,美国退还赔款是出于对中国的怜悯,而不是对中国尊重。可是苏联不同,苏联放弃了赔款的权利,并声明俄国本来就不该拿中国的庚子赔款,所以苏联放弃赔款是出于对中国尊重。如果说中国在庚子赔款这件事要表示对谁的感谢,感谢苏联的地方应该多于感谢美国的地方。但可能是由于宣传的缘故,现在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却不知道苏联放弃庚子赔款。
————————————————————
《辛丑条约》中国究竟赔了多少白银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英、法、美、日、意、奥、俄、德、比、荷、西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白银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再加上各省的地方赔款,总数在10亿两以上,这笔赔款称之为“庚子赔款”,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经过延付、停付及退还,实际赔款并没有达到这个数目。
一、庚子赔款的延付和停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俄等协约国劝说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借此打击德国在远东的利益。为此中国曾向各国提出缓付庚子赔款,希望延付10年,日、意、俄等国都表示同意。
1917年8月,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年即停付德国之赔款。1919年凡尔赛和约第128款规定德国放弃
二、关于庚子赔款的退还
美国的退款。最先和美国政府交涉退还赃款的是驻美公使梁诚。他于1907年向美国当局提出核减赔款之事,他说:“贵国如能倡首,义声所播,兴起闻风矣”。当时的国务卿海约翰答应代向总统谋求。海约翰去世后,梁诚争得了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同意。后来,梁诚又在美朝野人士中大肆活动,美国当时有不少报刊发表文章,赞成退款之举。梁诚回国后,退款交涉由伍延芳办理。
其他各国的退款。美国退款对各国均发生启示作用,各国竞相效仿。1920年3月中国教育部设立筹办兴学委员会,财政部、税务处、司法部也做类似的建议。国务会议决定由外交部处理,此后开始了对各国退款的交涉。1920年12月英国通知中国,英将退还庚款,作为中英两国共同利益之用,并希望以英式教育教导中国人,促进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发展中英贸易,增进英国经济利益。法国这时也通知中国退还庚款。至于日本的退款,发生的波折和争执较大,日本始终坚持以挪用庚子赔款的手段,在华搞所谓的“文化事业”,1923年--1936年的部份事业略具亲善旨意。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与日本在侵华中的矛盾。日本的退款中国无一团体申请到补助。其次是用于留日学生的补助。三是用于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学术研究机构及中日文化交流。1936年以后则用于侵华战争。比利时在1925年订立中比协定退还庚款。意大利于1933年订立中意协定,退还庚款。荷兰在1926年将庚款全部还给中国,但指定用于水利事业65%,文化事业35%。
总之,中国实际支付给帝国主义的赔款数额共五亿七千六百多万两,约占总数的58%,中国少付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影响。
[胡昌喜] in [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