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婚”:现实道德沦丧的虚拟反映


  央视《法治在线》7月27日报道,近来网络兴起一种新的现象,叫做网婚,说的是男女双方在网上“发喜帖”、“办喜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结婚安家”,甚至“生儿育女”。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了,还可以“离婚”。在接受央视调查的孩子中,年龄普遍在14到18岁之间,23%的人有过网婚的经历,在网络婚姻中他们一般都会直呼对方老公老婆,他们选择网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好奇以及与游戏本身规定有关。当问到“网婚后,你是否会与对方见面?”时,56%有网婚经历的孩子选择会见面,见面中有的只是聊聊天,有的会有一些亲密举动,甚至还会发生性行为。在这次调查中,不少有过网婚经历的孩子,都有过十多次、几十次的网婚经历,每次网婚大多最长维持一年左右,而最短的则只维持几个小时,就离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网婚中充满了虚假与不真实”,38%的人表示经历过网婚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现实婚姻的看法。

  网络婚姻与现实婚姻的交错,反映出现实道德的沦丧:

  一是把结婚、离婚视同儿戏,当做是一种游戏,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不严肃态度。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皮艺军:孩子在游戏中摸索现实的知识是好的,但在游戏出现的一次次的结婚、离婚……这些内容脱离了现实法律的约束,容易造成一种法律意识的虚无,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二是反映社会理想的缺失。青少年正是充满理想和幻想的时代,也是学习知识、积累和培育人生观的时期,热衷于网婚只会导致社会道德和理想的进一步缺失。

  三是造成责任感的缺乏。由于网婚结婚、离婚比较简单、随意,不负责任,没有责任感,一旦养成思维习惯,将来带到现实婚姻当中,会造成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因为虚拟与现实不可能完全脱离,也无法脱离。

  四是现实中已经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沉迷于网婚和网络游戏,有的网婚者已经在现实中见面、亲热甚至发生关系,这就为现实中的多夫多妻、多个男女朋友、甚至不负责任的以物质为手段的感情游戏提出了难以界定的后果。

  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婚姻都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游戏必须有规则,否则就会给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