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信息化站在一个新发展的战略起步点上 (3)


 

天铁冶金集团2001年底列为天津市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工程。按ERP+MES+PCS三层架构完成了信息化总体方案设计;建设了运销管理分系统、设材管理分系统、原料管理分系统、财务管理分系统、运输管理分系统、计量管理分系统和领导查询分系统;实施了炼铁、烧结等生产厂管控一体化工作;2004 年6月通过成果鉴定,其应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收到了年经济效益7500万元的显著经济效果。当前正在实行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再造和优化的二期工程。以便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政务和管理信息化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天津市税务局与市交管局合作进行的《机动车船税IC 卡税控管理系统》工程就明显,有效地控制了车辆税收管理征收中的漏洞,使当年税额由原来的3000多万元增加到8000多万元;信息化为扩大税源提供了保证。

记者问三:您是天津人,就您的了解,天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近期,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何处?

根据我的了解和理解,天津一定会抓住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使天津信息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具体的我觉得会有“五个快速发展”。

1)滨海新区会建设成为天津市信息化的示范区。

首先是滨海新区信息化会有快速发展,据天津市信息办路平主任介绍,依托海港、空港优势,未来5年,滨海新区将用“信息化”全面武装,打造信息化样板区,以信息化推动滨海新区的开放开发。届时将使滨海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快速发展;

增强新区的载体功能和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新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服务和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新区整体信息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水平。

2)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信息化会有快速发展。

建设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推进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与环渤海地区、国内和世界主要口岸联网的滨海新区电子口岸系统。以面向国内国际商务服务和本地全面信息服务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快区域内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发展。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有快速发展。

“十一五”天津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预计投入250-300亿元,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现有城域宽带网为基础,拓展建设城域网络体系,强化网络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信息服务三大平台,提升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到2010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家庭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60%,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75%,移动电话达到80%,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达到80%,企业上网率达到85%。

4)信息产业基地要有快速发展

天津将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建成以五大产业聚集区为依托的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无线移动、宽带通信、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显示器、数字视听、汽车电子、软件出口、新型电源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品门类,形成国内配套水平一流、集聚效应显著、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发展布局。

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在17%左右,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395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3550亿元、软件业150亿元、信息服务业250亿元),争取达到420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收入的比重保持在25%以上,产业规模在全国同行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5)软件产业要有快速发展。

天津在十一五期间,软件产业将有突破性发展。除了继续规划与建设软件产业示范基地。还将构建京津软件产业共同体,推进两地软件产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特别是,将加强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服务,发展高端制造业嵌入式软件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发展数字内容软件服务,扩大业务流程外包的领域和范围,积极支持和培育软件出口企业。此外,还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

记者问四:对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肯定有不同的要求和相应合适的模式,您对二者的信息化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国家已经确立了天津的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环渤海地区要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要构建协调联动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这就不仅应该具有一般市场的载体功能和服务功能,更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多种途径和办法整合和配置天津及环渤海地区的生产、营销、科研、物流、人才等资源。因此,理解和把握国际化市场的运作规律和特征,形成强大的市场张力和辐射力。才能切实加快天津的信息化发展,适应和满足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我认为天津加快信息化发展应该有新的举措。就整体而言:

天津在加快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特别是要突破商务网站克隆模式的围城,突破企业信息孤岛,突破大量企业网站资源无谓闲置的状况,探索新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实施系统集成和战略整合;深入开发信息资源。实施多维创收。

中小企业是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全国而言,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2600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0%以上。就天津而言,小企业数量已发展到4万多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2%,中小企业正成为拉动天津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中小企业在创新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搞好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管理架构,产销特点不仅和大型企业不一样,而且就其中小企业自身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搞按一个葫芦画瓢。搞方案复制,模式搬家。更不能搞大型企业信息化的“缩略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中小企业的实际出发。探索适于中小企业的推广思路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