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备制并不能缓解高油价


石油储备制并不能缓解高油价

目前大家都很关心高油价问题,必定汽车等越来越普及。也使大伙把缓解高油价希望寄托于国家石油储备制建设,似乎兴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油价背景下的美国、日本等石油储备制,就能有效缓解高油价压力。

至于这样的思维是否客观,其实有待商榷。虽然它的逻辑很简单,油价低的时候,储备石油,油价高的时候,使用石油,从而平衡油价。

但也正因此,很容易使油价拨动,甚至进一步背离价值规律。如低油价时,大量储备,将助长油价上升。基于国家储备的大购买量,甚至会使油价迅速上涨,严重背离实际供需。

另外,在高油价时出油,即使能降低油价,但破坏了市场正常供给,众多石油商可能面临严重亏损,危及国家财政。

除此之外,建立石油储备制同时,将产生大量维护成本,在一个监督及其不充分的国度,很有可能成不法之徒敛财的无底洞。

总体而言,石油储备制并不能缓解高油价,但储备制在我国早有先例,如行军打战频繁的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都有储备粮。其实石油储备另一被公认的功能也基于此,并非缓解日常所需,而在战争等非常时期。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才能更好缓解高油价危机?

既然石油储备制在低油价时,会哄抬油价,在高油价时,会破坏市场基本秩序。那么,一个不仅能确保各方利益,以及真实反应供需矛盾的制度自然是缓解高油价危机的最好方式。

就此推论,打破垄断,自由参与,堪为首选。免得欲盖弥彰,劳民伤财。

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