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豪情女法医所震撼


昨天傍晚央视《实话实说》节目播出了一期“潇洒王雪梅”的专题,尽管我没看到头,仅仅看了大约一半,但我还是被女主人公对生活、对事业的豪情所深深的震撼了。五十年代生人的王雪梅, 1986年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从事法医专业技术工作,现任中国法医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组织并承担了数百例省级检察机关送检的重特大疑难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代表检察机关参加了近百例国家级重特大疑难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20年来,她代表检察机关参加了近百例国家级重特大疑难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因此她被媒体称为神探女法医。

王雪梅其人,正直、豪爽、热情,有神圣的使命感,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干一行爱一行。人也长得漂亮。我真无法想象,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却象是三四十岁的美丽少妇一样光彩照人。她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誓为冤屈者鸣不平的精神,都是颇值得国人好好学习的优秀品质。她说:“我认为法医就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叫人清清白白地死去。”她还说:“最高检察院的胜利是建立在地方上的一些失误了的基础之上的。”她谦虚,又伶牙俐齿,咄咄逼人。对死难者,对同事,对祖国,甚至对人类,怀有牺牲自己的感恩之心;对罪犯,对恶霸,对曲解,甚至是辱骂和恐吓,她甚至“能剖开胸膛,挖出五脏,据掉大腿,拿着长长的骨头当琴弦!”她笑对人生,直面艰险。她是一个值得人民永远爱戴的人,也是一个叫所有的罪恶都为之发抖的女神。

在整个节目期间,王雪梅真挚的笑容的确动人,她身上始终有着一份人性所固有的童真,在真理和事实真相面前,她是那样的固执和不近人情,有那么多的疑难案例,经过她的复查而得以颠覆,冤屈得以昭雪,正义得到伸张。尽管她代表的是最高检察院,但毕竟无数次否定了地方的结论而遭致非议、辱骂、怀疑、调查。但王雪梅的确是过硬的,所有疑虑最终在事实面前都被证明是无端和莫须有的,我们的最高检察机关有了这位铁面女神医当关,真是平添了许多的安全和信任度啊。

王雪梅的豪情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也反映在日常生活里,她生性开朗阳光,爱美也会美,她不会因为顾及世俗就委屈自己,她的确是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魅力风景。她对气味极其敏感,近乎于偏执的程度,她不会做饭,也不允许其他人在自己家里做饭,因为她受不了做饭时的气味。而她却是个要终日与死尸打交道的人,奇怪的是,这个对气味如此敏感的人,一旦进入了她工作区域,全部神经就会立刻进入高度亢奋状态。此刻的王雪梅已经完全忘记了自我,当然也包括她自己的各种感觉,全部注意力都被调动到完成工作使命这一焦点之上,完全进入了忘我的状态。她在进行这段讲述时,两眼放着光,两手不停地比划着,仿佛自己已经又重复着那种工作状态了。看得出来,这的确是一个把工作看的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人。

王雪梅身上有着许多男人也很难具备的豪气,但又在许多方面把女人做到了极致。她在描述自己曾经进行过的一次面对死亡的大手术时说,身为医生的她曾认真地提醒自己的主刀医生,由于手术位置在颈部,在进行伤口缝合时,应该使用细一点的针线,以免有损她的容貌。闻听此言的医生几乎无法相信,一个处于死亡边缘的人,竟然还惦记着自己的美丽。这个把美丽看得重于生命的女人,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啊。

王雪梅把生命看作是一次旅行,她认为人的出生犹如一次旅行的开始,死亡则是旅行的结束。衡量一次旅行是否精彩的标准,当然不是你走了多远,生命有多长,而是在旅行即生命的过程中,是否经历了更多精彩纷呈的景点。如果让我们选择的话,一定有更多的人选择旅行行程可能不够远,但一定足够精彩的旅行。王雪梅就是坚定的选择生命过程精彩的一族,我很认同她的这个比喻,我也希望能有和她一样的选择。

整个专访的过程,能够深刻感受到王雪梅的热情、激情、豪情,她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女人、热爱生命和生活的女人,以生命本色出演着忠诚、责任、执着角色的女人,令无数苟活之辈汗颜的女人,用各种赞美语言也很难准确全面概括的女人。的确,王雪梅的专访我以前尽管看过,但这一次是最本色、最立体、最生活化的一次,因此我被又一次震撼了。

这个节目我一定要完整地再看一遍,我试过CCTV的视频,效果不好,总是时断时续的,只好等下周日的重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