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教育攒钱是门学问


  目前比较适合做教育理财的金融产品主要有教育储蓄、助学贷款、教育保险等几大类。

  方法一:教育储蓄教育储蓄的最大优势在于采用零存整取定期储蓄的方法,获取整存整取的存款利息,还可以免缴利息税。其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最高为2万元,存期分为1年、3年和6年三个档次。1年期、3年期的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6年期按开户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但是,教育储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能办理教育储蓄的投资者范围比较小,只有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办理。按银行规定,支取教育储蓄款必须开具非义务教育的入学证明,否则不能享受利率优惠和免税政策。这样就将长达9年的义务教育费用排除在外。教育储蓄对象是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

  其次,规模非常小。教育储蓄的存款最高为2万元,因此,单凭教育储蓄肯定无法满足孩子教育金的准备。以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为例,每月生活费约为400元左右,每年的学杂费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七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也为数不少,普通高校4年下来总共的费用在3万到4万元之间。而一旦孩子有机会出国留学,这笔费用更是要以50万至近100万元来计算。

  同时,家长在为孩子准备教育储蓄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存款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由于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利率计息,如在升息前存入,且选择的存期太长,储户不能分享到升息的好处。

  方法二: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指为支持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习费用的在校学生,或帮助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顺利完成学业而发放的贷款。助学贷款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性助学贷款。

  日前,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宣布,今年秋季开学,国家将投入154亿元用于助学,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兼资助中心主任崔邦焱表示:“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助方案,相关经费已经全部落实到位。”

  他说,今年对大学生的资助新政策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形式。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解决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费,每人每年2000元,约能资助340万学生,约占在校生的20%,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7倍。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奖励资助面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比例是3%,大约每年将有51万名学生受益。

  虽然,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比例大大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要求比较严格,对象一定是困难学生。而商业性贷款办理需要提供担保且利息较高,并不是一种经济的做法。

  方法三:教育保险教育保险相当于将短时间急需的大笔资金分散开逐年储蓄,投资年限通常最高为18年,所以越早投保,家庭的缴费压力越小,领取的教育金越多。而购买越晚,由于投资年限短,保费就越高。

  教育保险一般都是在孩子上初中、高中或大学的特定时间里才能提取教育金。比如,投保年龄在0-9岁之间的孩子,12周岁时就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0%作为初中教育金;15周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5%作为高中教育金;18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25%作为大学教育金;25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50%作为创业基金;60周岁后每年可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3%作为养老金,直至身故。而10-12岁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领取初中教育金;13-15岁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领取初中和高中的教育金了。

  在教育储备的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将教育保险与健康产品、年金产品、高保障的定期产品等,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打包一起提供一个综合保障的组合计划,这种组合既能给客户提供教育金储蓄,还能提供疾病、意外等保障。

  不过从理财的角度出发,教育保险也不宜多买,适合孩子的需要就够了。因为保险金额越高,每年需要缴付的保费也就越多。总体来讲,保险产品主要是保障功能,如果只看其投资收益率,它甚至可能比不上教育储蓄。

  因此,专家建议,市民不妨考虑将教育金保险和基金相结合,退有最低保障,进有高收益。具体来看,市民可把准备投入教育金储备的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今后需求的最低限额投保,另一部分可用于投资基金,如60%的教育金储备通过教育保险积累,40%的教育金储备通过基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