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报警与防范技术


防御和防范,是对攻击和入侵有预见的避险方式。近年来,随着安防行业的迅速发展,周界防范应用有了明显的增长。在中国,红外技术已被广泛采用和接受,独立的应用非常普遍。作为安防的重要内容之一,周界防范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不论在器材利用,还是整体技术,特别是软件和综合应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 技术和器材使用单一,工程经验缺乏

  其实,周界防范器材很多,且各有所长。现列表如下:

  技术和器材原理优点缺点

  主动红外通过光线直射原理判别阻挡(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本产品应当向防护面的方向发展。价格低,安装易。但器材不易隐蔽,点式防御,阳光干扰和非入侵遮挡引起误报

  被动红外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进行防范对人入侵防范比较准确

  激光对射与红外隐形防范类似距离较长,可高达数公里 需要精确校准,环境衰减大,价格较高。

  微波对射靠微波形成橄榄球防护面需要精确校准,安装易电磁波幅射对人体有伤害,价格较高。

  震动电缆靠探测震动形成防护线隐蔽,适合铁丝网、铁制硬栅栏车辆和震动噪声会产生误报,价格高。

  泄漏电缆埋入地下形成电子墙隐蔽,适合于草木丛噪声会产生误报,价格高。

  光纤探测震动形成防护线,隐蔽,适合围栏,误报率低风动会产生误报,价格高。

  高压电靠电场形成防护不隐蔽,适合高墙 价格高,对人体有伤害。

  静电靠静电场形成防护隐蔽,适合矮墙场噪声会产生误报,价格高。

  视频移动侦测靠摄像头图像比对形成防护面防护面较大,易记录不隐蔽,人有被监视感觉,易被视觉欺骗,价格高。

声敏移动侦测靠声音比对形成防护立体防护,易记录 易被声波干扰,价格高。

 

  当然,还有其它入侵探测技术,各有特点。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其工作原理,发挥其优点,克服和弥补器件和技术的不足。

 

  2.软件被广泛忽视

  各种周界防范技术和器件,其缺点可以采用软件校正和补偿。特别是两种以上技术和器材的集成,软件更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由于技术和器材的简单化,也由于缺乏经验,盗版猖獗,造成软件供应商缺乏,使整体应用处在低水平重复状态。如果没有一批精通软件技术,熟悉安防应用的软件供应商,要提高综合防范效益只能是纸上谈兵。

 

  3.综合防范效益低

  综合防范,就是多方位,大范围、全功能。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系统集成,一是联网。只有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才能实现综合防范,提高整体效益。目前由于上述原因,综合防范效益是不高的。

 

  4.周界防范技术和器材的未来发展趋势

  周界防范技术和器材的未来发展首先是技术和器材的广泛应用,只有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器材,才有技术防范的效益和投资效益。其次是防误报、防漏报,力求准确。再次是提高精度。大多数周界器材的报警只能大致指出在300范围内的侵入,而不能精确到某个点或比较小的范围,这样的精度利用价值不高。美国一家公司目前的感应精确到3以内的范围,这种精度就有了很大的优势。以后随着周界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防区的定位会越来越精确,手段会越来越多。再者是一定要人性化,符合文化背景和行为习惯。实际上现代建筑最核心的就是人性化,人性化要求也就是要美观,不能感觉与环境不协调,感觉压抑或戒备森严,这样要求周界器材更美观,安装更隐蔽,技术更全面等。